第1022章 东域长安王朝(1 / 2)

因为北方百姓的积极响应,北方五州用时不到一个月便已经纳入秦良玉治下。</p>

秦良玉在乾东和长安中纠结了一会儿之后,最后选择了长安。</p>

秦良玉作为女帝登基,暂时领导长安王朝的百姓。</p>

这是本来就规划好的,毕竟国不可一日无主,也确实需要一个领导者。</p>

但秦良玉又不想如此快地暴露长安与大乾之间的关系,</p>

这样会给长安的发展带来很大麻烦。</p>

若是之前,还可以悄咪咪地与大乾联系,但现在就不行了,</p>

长安要完全切断与大乾的联系。</p>

若是被百花皇朝以及东域的其他王朝 知道长安归属大乾,</p>

他们估计会不顾一切地攻打长安。</p>

除了原有的樊哙、张定边、邓艾、蒙恬、周亚夫五将,</p>

因为版图的扩大,且对苍狼王朝的战争的全面胜利,又有几位将领和名士会前来长安。</p>

将领共有八位:项羽麾下龙且、</p>

明朝的傅友德、李文忠、俞大猷、李定国、唐朝的侯君集、张巡、张议朝。</p>

名士则有明朝三朝元老杨士奇、</p>

神龙之变功臣张柬之、</p>

唐贤臣兼任书法家褚遂良、</p>

褚遂良敢于直言,在反对李治立后这件事上比长孙无忌和李绩硬气得多。</p>

开元二张之一的张说。</p>

张九龄就是张说挖出来的。</p>

最后一位是李德裕。</p>

李德裕是中晚唐为数不多的能相,可惜的就是信任他的皇帝唐武宗死得早。</p>

这样一来,东域长安这边的文官系统,</p>

便有高颎、寇准、卢象升、杨士奇、张柬之、褚遂良、张说和李德裕八人。</p>

再加上一批二流名士。</p>

这是李承泽给秦良玉他们提供的最后帮助了,在这之后就不会再有很大的动作了。</p>

最多偶尔会有武将或文臣前往。</p>

毕竟秦良玉自己返虚境七重天的修为,已经足够定鼎了。</p>

对于澜沧王朝,秦良玉决定纳降。</p>

既然澜沧帝想做一个阿斗,</p>

那秦良玉决定让他乐不思蜀。</p>

想要拿下澜沧王朝,秦良玉不打算按寻常路子来,那样耗费的时间会太长。</p>

等到龙且他们到了以后,秦良玉打算让他们直奔澜沧王朝的京都,将京都拿下。</p>

逼迫澜沧帝签订投降条约,并且让他宣布澜沧王朝向东边的长安投降。</p>

理由秦良玉都给他找好了。</p>

澜沧帝本人有心国事,但无力保护澜沧王朝百姓免受北方苍狼王朝的侵扰。</p>

而长安王朝能够击败苍狼王朝,有能力保护他们,决定退位让贤。</p>

这算是给澜沧帝留了一个好名声。</p>

是一个心有余而力不足,发现自己无法力挽狂澜,决定退位让贤的好形象。</p>

当然,这是在澜沧帝合作的前提下。</p>

如果澜沧帝不愿意合作的话,</p>

那就不能怪秦良玉不客气了。</p>

这是为了减小吞并澜沧王朝造成损失,并且尽快发展的很好办法了。</p>

将澜沧王朝给吞并,再覆灭北方的苍狼王朝,将苍狼平原化为疆域,</p>

长安在极短时间内就从一个边缘王朝变成一个疆域广阔的王朝。</p>

看起来速度比曾经的大乾还快。</p>

但这只是表面功夫不错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