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2章 父子,魏武卒(1 / 2)

两日后,在拿到官印和盖好的诏书后,李靖、徐达、吴起等人各自启程。</p>

陆抗只身前往安西道,去找他的父亲,安西道大都督陆逊。</p>

吴起、赵充国、徐荣分别领军一万、一万和五千增兵西玄道,以图北莽、千灵两大王朝。</p>

其中吴起暂时训练魏武卒一万人。</p>

西玄道、安西道和中央会给他提供帮助,要钱给钱,要人给人。</p>

李光弼、李晟和杨业各带五千人径直北上江北道,等到河道治理完毕后渡江北伐风陵关。</p>

杨素、李广、夏侯惇三人各领兵一万,往西边的剑南道出发,大军乘着官船沿运河西行。</p>

夏侯惇的虎豹骑暂时搁置,等到长城修建好,剑南牧场建立好后再组建也不迟。</p>

李靖、徐达、张飞、夏鲁奇、狄青等将领则是率领剩下的三万士卒前往剑北道。</p>

现在阳翟的兵力可以说是十分空虚了,不算几支禁军,阳翟城外五营加起来不到五万人。</p>

这要不是中央朝廷十分信任边军守将,干不出来这种事。</p>

除了霍光、张居正这些从英魂塔入世的文官,其实不少本土的大乾文武一直在担心这一点。</p>

甚至有人上书说过边军的权力太大了,有可能反叛掉过头来攻打中央。</p>

这个问题是个好问题,但不是现在。</p>

而是在遥远的将来。</p>

现在是开疆拓土阶段,又不是守成阶段,将领在外有很大的权力也不出奇。</p>

这位文官只是好意,担忧边军权力太大而已,李承泽安抚了他。</p>

意思很简单,不能因为没有发生的事情太过担心,李承泽完全信任他们,他们也完全忠于李承泽,忠于大乾。</p>

加上边军这些年确实兢兢业业,连战连捷,这才没有太多的反对的声音。</p>

第一个到达目的地的自然是独自前行的陆抗了,他只要自己飞过去就行了。</p>

陆抗只用了一天不到的时间,就从阳翟飞到了安西道。</p>

在安西道的治所天启城,</p>

再度见到自己的父亲,即便是现如今的陆抗也是难掩心中的激动。</p>

听闻陆抗被李承泽封为安西道都督同知,父子俩能一起共事,陆逊也很高兴。</p>

父子重逢,激动归激动,陆抗没有忘记自己的还带着李承泽的口谕。</p>

也不算是特别重要的大事,为西玄道的吴起训练魏武卒提供帮助。</p>

另外,安西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,李承泽交代陆逊和陆抗要密切关注山海城的情况。</p>

不仅如此,安西道境内还有离火石矿,可以打造离火刀、离火枪等兵器。</p>

而且郭子仪前段时间还因地制宜地发展出了包包、腰带等产业,收获颇丰。</p>

境内甚至还有一个军马场。</p>

所以即便安西道不必担忧来自其他王朝的危险,但也不意味着安西道不重要。</p>

甚至于对于大乾来说,安西道特别重要,十万大山可是一座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的宝矿。</p>

而且这东西只有李承泽敢挖,毕竟十万大山在某种意义上属于九尾妖狐的地盘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