翠京城。</p>
御空而行直达翠京城的霍光浓眉紧蹙,一路以来霍光已然见到了,辛弃疾信中确实没有夸张。</p>
即便是现在的翠京城,也是百废待兴,</p>
还有着不少流民在此聚集。</p>
霍光大概知道怎么做了。</p>
休养生息呗。</p>
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。</p>
明年一年的赋税大概是别想了。</p>
商业也要尽快发展。</p>
霍光直接到了翠微宫右殿的临时尚书台,此时这里只有辛弃疾。</p>
高大的辛弃疾,</p>
即便埋首在书案中依然很是雄壮。</p>
“辛刺史。”</p>
“阁下是?”</p>
看到霍光的侍中印绶,上刻有霍光的名字,辛弃疾愣了一下,连忙作揖。</p>
辛弃疾可太懂这个名字的含金量了。</p>
“幸弃疾见过霍大将军!”</p>
霍光笑呵呵地扶起辛弃疾:“辛刺史请起,不必多礼,现在该叫我霍侍中了。”</p>
“霍侍中,请坐。”</p>
虽然两人品秩平级,但辛弃疾完全以臣下之礼待之。</p>
“稍等,这里还有封给辛刺史的诏书。”</p>
霍光大手一翻,诏书出现在了他手中。</p>
辛弃疾想要跪下之际,霍光扶住了他:“陛下说不必跪,辛刺史站着听便是了。”</p>
辛弃疾当即拱手作揖听宣。</p>
“册授东州刺史辛弃疾为五州都督府之东州都督府东大都督,总领燕、云、天十三州诸事。”</p>
这个十三州是天墉九州,加上东海王朝四州在内的十三州。</p>
刺史最高是正三品。</p>
但五州大都督从一品。</p>
因而五州都督府是在刺史之上的,</p>
也就是这十三州刺史都归辛弃疾管,</p>
实实在在的封疆大吏。</p>
大都督主要负责的是管理地方行政,</p>
统领、训练军队主要还是韦睿、薛仁贵、杨再兴、霍去病这些将领身上。</p>
中州大都督是王猛,管理阳翟附近几州,还阳翟以南的大州,其中包括陵州。</p>
郭子仪则是西州大都督,管的是原南幽、平阳十几州。</p>
北州大都督则是荀攸,管阳翟以北。</p>
南州大都督则是赵普,负责原大乾十一州。</p>
霍光将诏书双手呈给辛弃疾。</p>
“恭喜了,以后该叫辛大都督了。”</p>
辛弃疾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。</p>
“霍侍中,您就别折煞我的了。”</p>
霍光笑着摆摆手,问道:“好了,不说这个了,这尚书台因何只有都督一人?”</p>
辛弃疾苦笑道:“大乾疆域拓展得有些快了,暂时人手不足,只恨不能将我一人拆成八个使。”</p>
霍光哑然失笑,他没想到疆域扩展太快竟然也是一种烦恼。</p>
“莫慌,陛下此番还派了十三位刺史,三十位郡守,数十位知府。”</p>
“更有县令、县丞、主簿县尉、数百人前来赴任,定能解燃眉之急。”</p>
刺史、主要郡守都是由被英魂塔召唤入世的二流名士担任的,另外的则是从现有官员中择优提拔。</p>
霍光笑道:“此外,我也是陛下派来暂时协助辛大都督的。”</p>
听到此话,辛弃疾当即抚掌大笑:</p>
“如此甚好!”</p>
有了霍光,再加上这几百号人,</p>
稳定天墉九州就方便多了。</p>
“霍侍中,快请坐,你我共商良策!”</p>
其实治理刚刚经历战乱的天墉九州,</p>
没有什么良策。</p>
辛弃疾已经定下了个基本框架。</p>
最重要的是就是先赈灾,</p>
以工代赈让那些青壮年劳力修缮城池、建房、建商铺、修建道路。</p>
与此同时,是户籍的重新编纂,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