征北军军营。</p>
以薛仁贵为首,毕狮驼、封听烈、折可适、太史慈、甘宁、周泰等武将分列左右。</p>
大帐中摆着一个巨大的沙盘,薛仁贵的主位后方,还有一张天墉的大致堪舆图。</p>
薛仁贵为这场会议定下基调。</p>
“辛刺史过两日才能到,但无妨,我们可以先行商议,之后再与辛刺史决断。”</p>
薛仁贵说的辛刺史自然是辛弃疾了,</p>
辛弃疾也训练了两万大军,此次受薛仁贵之邀,亲率一万大军赶往前线助阵。</p>
“再过四日,等待大军和后方军粮抵达,十月八日准时出征。”</p>
“我们的第一目标是天墉帝北境三州,卢、赵和吴三州,尤其是卢州。”</p>
“夺下卢州之后可以距离我军最近的卢州为中转站,粮食可入卢州。”</p>
“但是卢州紧邻赵、潞二州,若是赵州一路不敌,很有可能遭遇两州夹击。”</p>
薛仁贵郑重其事地看着折可适:</p>
“卢州非常重要,我想交由折将军来守,折将军可愿意?”</p>
薛仁贵与折可适接触良多,</p>
深觉他沉厚志略,敏于决断。</p>
折可适抱拳朗声道:“军令如山,焉有不从之理?折可适愿守卢州。”</p>
“好,那便拜托折将军了!”</p>
“接下来是卢、吴中间的赵州”</p>
盛乾宫,御书房。</p>
开了一下午的朝会,连夜将各大军令发出去后,李承泽的任务基本上就完成了。</p>
征北军韦睿、杨再兴,平东军薛仁贵,马超率领两万禁军神威军,镇南军王翦齐齐出动。</p>
不过李承泽觉得还不妥当,攻下城池后最难的是守城。</p>
守城则需要有可堪大用的将领。</p>
李承泽的意识来到了英魂塔中,</p>
【气血之力:44,313】</p>
如今大乾疆域之辽阔,将士之多,积攒气血之力就快了许多。</p>
李承泽先打算来两个二流名士试试水。</p>
“停下。”</p>
【英魂塔】:“恭喜宿主,于英魂塔中成功召唤出王泽、王连。”</p>
王泽,字季道,</p>
东汉时历任代郡、雁门太守,</p>
其子王昶是三国曹魏司空。</p>
王连,字文仪,是三国时期蜀汉官员,刘备入蜀后所治地方均有政绩,识人有术,知人善任,后拜蜀郡太守。</p>
剩下的四万道气血之力,</p>
李承泽紧接着召唤了一位名士。</p>
“停下。”</p>
【英魂塔】:“恭喜宿主,于英魂塔中成功召唤出一流名士,赵弘智。”</p>
赵弘智是唐朝人,</p>
幼丧母,事父以孝闻名。</p>
贞观初,任光州刺史,良臣。</p>
贞观中,累迁黄门侍郎兼弘文馆学士。</p>
高宗初,任陈王李忠之师。</p>
卒于唐高宗永徽四年,享年82岁。</p>
王泽、王连和赵弘智都很不错,可以让他们跟着马超一起去前线。</p>
马超明日才会率领神威军动身前往前线。</p>
接下来李承泽需要的就是能打的了。</p>
“三位一流武将。”</p>
“停下。”</p>
【英魂塔】:“恭喜宿主,于英魂塔中成功召唤出种(chong)师道、徐晃、姚兕(si)。”</p>
种师道是北宋西军将领,抵御西夏有功,北宋将门种家将,名将种世衡之孙。</p>
人称老种经略相公。</p>
也就是边疆地区的军政一把手。</p>
靖康元年,金军南下之时力主抗金,</p>
奉诏任京畿河北制置使,</p>
进献三出救国之策被驳回,</p>
京师被围之困解后,也被解除兵权,</p>
后病逝。</p>
种师道病逝后的次年,也就是公元1127年,靖康之难,汴京失守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