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什么是佛?”</p>
慧真很明显地愣了一下,旋即答道。</p>
“觉悟为佛。”</p>
“何为如来?”</p>
慧真引用了佛经的解释。</p>
“乘真如之道而来。”</p>
李承泽又问:“佛法为何?”</p>
慧真答:“是心是佛,是心是法。”</p>
李承泽问这几个问题自然是有原因的,事关他的修行。</p>
慧真问道:“施主是否读过佛经?”</p>
李承泽摇了摇头:“不曾,但是我修行的内功心法脱胎于佛经。”</p>
慧真点了点头:“原来如此。”</p>
李承泽若有所思道:“大师,我有两偈,可愿一听?”</p>
慧真颔首道:“施主但说无妨。”</p>
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。”</p>
李承泽说的时候还运转起天子望气术。</p>
“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”</p>
李承泽刚刚开口之后,</p>
慧真就闭上了眼睛。</p>
就连王素素都若有所思,这几个月相处下来,她发现李承泽懂的东西很庞杂。</p>
虽然他一直说自己根本没有读过佛经,但却能说出这种话来,她觉得很有意思。</p>
慧真缓缓睁开眼睛:</p>
“施主有慧根,请说这第二偈吧。”</p>
自己有没有慧根,李承泽并不知道,</p>
就算有慧根他也没兴趣遁入空门。</p>
众生皆苦没错,</p>
但渡众生不一定非得当和尚。</p>
李承泽又缓缓道:</p>
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”</p>
期间,李承泽一直看着慧真的眼睛。</p>
“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?”</p>
慧真浓眉紧皱,这两种话是怎么从李承泽一人之口得出的?</p>
这两个四句偈是禅宗六祖慧能大师,和神秀之手,本身就不是一人之口。</p>
慧真皱眉疑惑道:“施主何意?”</p>
“送给大师罢了。”</p>
李承泽已经得到他想要的答案了。</p>
“那就多谢施主了。”</p>
李承泽颔首,他还有最后一个问题。</p>
“大师觉得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孰优孰劣?”</p>
此世确实有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的区别,大乘佛法渡众生,小乘佛法渡己。</p>
就跟万年前真武教分开之后,</p>
各种道门喊着我是真武教正统一样。</p>
现如今的各种佛门寺庙,</p>
也是分修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。</p>
这是万年前那场荡妖除魔大战之后,</p>
佛门分裂导致的。</p>
这万余年来大乘和小乘斗个不停,</p>
互有胜负,目前是小乘佛教占了上风。</p>
因为当世的三大寺庙中,青龙和光明寺修小乘佛法,只有法华寺修大乘佛法。</p>
二对一,所以说大乘佛教目前略占下风。</p>
但虽然有大小乘之分,但也只是佛门之间的流派之争,总体上看是一致对外的。</p>
毕竟小乘佛法也渡人,只是渡的面小一些。</p>
慧真哑然失笑,摇了摇头:“施主着相了,老和尚觉得没有谁优谁劣,佛法无大小。”</p>
“其实以将佛法分为大乘小乘就已落了下乘。”</p>
“老和尚是这么认为的,小乘就像是修行武道之时打的根基,若无渡己,谈何渡人?”</p>
“若是连渡己都渡不好,就像是武道根基没打好,如空中楼阁,有名无实。”</p>
慧真的意思倒也简单,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