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升机降落在科研站外围的停机坪上,旋翼卷起的冰雪拍打着韩默的脸颊,如刀割般生疼。他紧跟在医护兵身后,看着他们小心地将米哈乌的担架抬下飞机。男孩再次陷入昏迷,睫毛上凝结着细小的冰晶。</p>
"欢迎来到曙光站。"马科夫上尉在引擎的轰鸣声中大声说道,"北极圈内最先进的科研设施之一。"</p>
韩默眯起眼睛打量眼前的建筑群——银灰色的主楼呈六边形,周围环绕着几座较小的附属建筑,全部由某种反光材料建成,在极地的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。整个设施被高耸的防风雪墙环绕,墙顶布满了监控设备和天线。</p>
"这里研究什么?"韩默问道,呼出的白气在空气中迅速凝结。</p>
马科夫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:"研究像你和那孩子这样的特殊案例。"</p>
一队穿着白色极地制服的人员迎上来,迅速接管了米哈乌的担架。韩默下意识地跟上,却被马科夫拦住。</p>
"孩子会得到最好的医疗照顾。"上尉说,"首先你需要完成入站程序。这是规定。"</p>
韩默犹豫了,目光追随着被推走的担架:"我需要确保他安全——"</p>
"你现在的身份是受庇护者,不是监护人。"马科夫的声音冷了下来,"别忘了,通缉令仍然有效。"</p>
无形的威胁悬在空气中。韩默权衡着反抗的后果——在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军事科研站,他几乎没有筹码。目前看来,合作是最佳选择。</p>
"入站程序需要多久?"他最终问道。</p>
"不会耽误你见孩子。"马科夫的语气缓和了些,"跟我来。"</p>
科研站内部的温度适宜,但气氛却冰冷得令人窒息。走廊的墙壁漆成毫无生气的灰白色,每隔几米就有一道需要刷卡的安全门。偶尔经过的工作人员都穿着统一的白色制服,表情淡漠,彼此间几乎没有交流。</p>
马科夫带着韩默来到一个标有"安检与登记"的房间。里面的设备让韩默联想到高级监狱的入监程序——指纹扫描、虹膜识别、全身x光,甚至还有dna采样。</p>
"脱掉所有衣物和个人物品。"一个面无表情的技术员指示道,"站到扫描区域。"</p>
韩默照做了,寒冷不仅仅来自裸露的皮肤。当扫描仪的红线划过他胸口的伤疤时,机器突然发出尖锐的警报声。</p>
技术员立刻紧张起来:"检测到异常能量读数!"他转向马科夫,"上尉,这个标记——"</p>
"我知道。"马科夫打断他,表情复杂地看着韩默,"没想到活性这么强继续程序。"</p>
接下来的检查更加彻底。技术人员用各种仪器反复扫描韩默的伤疤,采集皮肤样本,记录生理数据。整个过程冰冷而高效,让韩默想起在灰港经历的"实验",只是这里的设备更加先进,工作人员更加专业。</p>
"这是什么?"韩默终于忍不住问道,指着自己胸口的伤疤,"为什么所有人都对它这么感兴趣?"</p>
马科夫和技术员交换了一个眼神。最终,上尉开口道:"那是'源'的标记。证明你曾经接触过它,并且被它改变了。"</p>
"'源'到底是什么?"韩默追问。</p>
"你会得到所有答案。"马科夫递给他一套白色制服,"但不是现在。首先,你需要见一个人。"</p>
穿戴整齐后,韩默被带到科研站深处的一个会议室。房间中央是一张金属长桌,墙上挂满了数据屏幕,显示着各种他看不懂的图表和波形。最引人注目的是房间尽头的一个大型显示屏,上面是一个不断变化的、复杂的波形图,看起来像是某种声纳或地震记录。</p>
"坐。"马科夫示意韩默坐在桌前,"教授马上就到。"</p>
"什么教授?"</p>
回答他的是一阵轮椅的电动声。会议室侧门滑开,一个瘦削的老人被推了进来。他看上去至少八十岁,稀疏的白发贴在头皮上,深陷的眼窝中是一双异常明亮的蓝眼睛。右半边脸有明显的神经损伤痕迹,嘴角不自然地抽搐着。</p>
"韩先生。"老人的声音出奇地有力,带着浓重的俄语口音,"我是安东·沃洛申教授。感谢你把我孙子带到这里。"</p>
韩默的瞳孔微微扩大。米哈乌的祖父?这个发现解释了为什么男孩的姓氏是"沃洛申",但带来了更多疑问。</p>
"你是米哈乌的亲人?"韩默谨慎地问。</p>
"最后的亲人。"沃洛申苦笑了一下,扭曲的半边脸使这个表情显得格外痛苦,"自从我女儿——米哈乌的母亲——在事故中丧生后。"</p>
韩默注意到老人提到"事故"时的微妙语气,显然那不是一个普通的事件。他决定直入主题:"教授,请告诉我这里到底在研究什么?为什么米哈乌如此重要?还有这个——"他指了指胸口的伤疤,"——是什么东西?"</p>
沃洛申教授用颤抖的手调整了一下轮椅的位置,示意助手离开。房间里只剩下他、韩默和马科夫三人。</p>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