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章 水里救上来的孩子(1 / 2)

重生黛玉清仇录 筱韵 2788 字 1个月前

雨不大,细细密密的,落在人身上,很舒服。</p>

天空也随之雾蒙蒙的。</p>

黛玉懒懒地倚坐在船舷上,淋雨。</p>

神识外放,静静地吸收着雨水中的灵气。</p>

灵一在她身周跳跃,忙忙碌碌地伸着细细小小的爪子,抓雨丝玩。</p>

绛珠功法一入门,不止五感更灵敏,一呼一吸间,都是修炼。</p>

下雨后,除了他们,别的捕鱼的小船都靠了岸。</p>

周围异常寂静。</p>

旁边林如海穿着蓑衣,坐在小马扎上,拿一根钓竿,钓鱼。</p>

小宇轩跑前跑后地给义父打下手,穿鱼饵,忙得不亦乐乎。</p>

权景瑶坐在船舱门口,静静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切。</p>

恍惚间,有一种岁月静好的错觉。</p>

倏忽之间,黛玉伸长右臂,张开手学着灵一的样子,去接雨丝。</p>

一首绝句随之低低吟出:</p>

“江南三月烟雨蒙,轻纱漫卷水云重。</p>

两岸桃花嫣然笑,一叶扁舟画中行。</p>

青山叠翠映碧水,柳丝轻舞醉春风。</p>

细雨如丝织锦绣,愿留此间度流年。”</p>

“啪,啪,啪~”</p>

“啪啪啪……”</p>

林如海和权景瑶同时鼓掌,只不过两人节奏完全不同步。</p>

权景瑶早知黛玉是才女,近身体会,感受更不一样。</p>

除了惊叹,还是惊叹!</p>

林如海弃了钓竿,抚掌赞道:“好诗,玉儿做诗的功底,又增强了不少!”</p>

黛玉不依,“父亲又取笑女儿,好久没听父亲作诗了,不如您也来一首。”</p>

林如海并不推辞,爽快笑道:“为父刚刚垂钓时,打了腹稿,一首《菩萨蛮·江南雨》,聊以应景吧!”</p>

他清清嗓子,轻声低吟。</p>

“江南烟雨三月暮,碧波荡,轻舟渡。</p>

两岸青山相对诉。</p>

柳丝轻舞,桃花笑语,春色满江渚。</p>

此情此景难留住,唯有诗心共朝暮。</p>

便把余生付流水,随君去,天涯路。</p>

梦回江南,不问归期何处?”</p>

权景瑶不会作诗,更不懂作词。</p>

但前世读了近二十年的书,基本的欣赏还是会的。</p>

林如海不愧是探花郞。</p>

人未离,梦已回。</p>

将他对江南的深厚感情寄托在字里行间。</p>

通篇意境优美,情感真挚,语言流畅,韵律和谐, 是一首不可多得的绝妙好词。</p>

是啊,仅仅回京述职,就要冒丢命的风险。</p>

要不是知道林如海有“达则兼济天下”的抱负,她很可能会劝说他,干脆辞官归隐,别干了。</p>

他这官当得,风险太高了。</p>

不仅自身危险,还有可能祸及家人,万劫不复。</p>

就这一会儿工夫,江面上起了风,雨也下得更急了。</p>

林如海起身,招呼黛玉和小宇轩回船舱里去。</p>

忽然,黛玉进舱的身形一滞。</p>

她低头向前襟上看去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