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基利曼的绝对意志和阎罗简单粗暴却极其高效的执行力下,旧的高领主议会体系被彻底瓦解。</p>
那些盘根错节的利益链条,臃肿低效的决策流程,以及根深蒂固的官僚习气,在净化总长的“雷霆手段”下被清扫一空。</p>
取而代之的,是权力高度集中的全新核心决策层——摄政王枢密院。</p>
枢密院的核心成员大幅精简,只保留了帝国运转不可或缺的核心支柱:</p>
内政大臣,负责庞大的帝国行政机构,民生与资源调配,权力被基利曼严格约束,主要执行摄政王令。</p>
星语庭庭长,掌控着帝国最关键的亚空间通讯网络,其重要性在裂隙时代无可替代,直接向基利曼汇报星系通讯状况与混沌低语强度。</p>
机械神教大贤者代表,非铸造将军本人,而是基利曼信任的技术官僚,确保机械教对远征的全力支持,协调stc技术应用与舰船、装备供应,同时削弱了火星对技术垄断的绝对话语权。</p>
审判庭代表,由基利曼指派,非固定席位,作为情报与反异端、反混沌的顾问存在,其行动受到摄政王厅的监督。</p>
帝国海军代表,直接负责舰队指挥与调动,军权高度集中于摄政王之手。</p>
帝国卫队代表,负责庞大的凡人辅助军征募、训练与部署。</p>
枢密院的决策流程被大幅简化,所有重大决议直接向基利曼本人负责并汇报,效率至少提升了30。</p>
同时,基利曼还推行了一系列改革。</p>
《阿斯塔特圣典》修订与灵活化。</p>
不再强制要求所有战团严格遵守圣典的每个细节,允许战团根据各自基因种子特性、作战环境和任务需求进行适度调整,以应对银河的险恶局势。</p>
原铸战士技术全面推广。</p>
向所有忠诚战团开放原铸升级技术,并加速原铸新兵的培育和分配,迅速补充阿斯塔特战团在百年战乱中的巨大损失。</p>
设立帝国暗面远征指挥部。</p>
专门负责统筹管理帝国暗面,大裂隙以东的抵抗力量,情报收集和未来可能的反攻计划。</p>
强化与机械教的合作与制衡。</p>
一方面提供更多资源以换取技术支持和舰船生产,另一方面也通过枢密院加强对机械教内部事务的介入,防止其过度独立或技术失控。</p>
泰拉的权力结构被彻底重塑,基利曼的铁腕与远见展现得淋漓尽致。</p>
当一切尘埃落定,权力核心稳固,庞大的战争机器终于可以全力开动时,基利曼站在皇宫最高的观星台上,望着下方如钢铁丛林般停泊在轨道船坞与星港中,闪烁着维修灯光的舰队轮廓。</p>
“是时候了。”</p>
他低沉而坚定的声音在通讯网络中响起,传遍整个泰拉指挥链。</p>
“不屈远征,启动!”</p>
不屈远征,这场基利曼自百年前苏醒起就开始秘密筹划,旨在撕裂大裂隙阴影,拯救陷落星域,重振人类帝国的宏伟圣战,终于拉开了序幕。</p>
其规模之大,堪称帝国自大远征以来之最。</p>
首先出发的是庞大的第一舰队。</p>
这支舰队以伤痕累累却依旧威严的“马库拉格之耀号”为核心,辅以贝利撒留·考尔的方舟巨舰“探索者之王号”,以及来自帝国海军太阳星域分舰队、禁军护卫舰队、太空野狼支援舰队等精锐力量。</p>
他们的任务明确,从泰拉出发,跨越危机四伏的星域,前往奥特拉玛,基利曼经营了万年的坚实堡垒。</p>
奥特拉玛,五百世界。</p>
基利曼这百年的心血所在。</p>
在那里,早已秘密集结了更为庞大的军事力量。</p>
经过百年休养生息和原铸升级,极限战士战团及其众多子团已恢复甚至超越了昔日的规模与战斗力。</p>
利用奥特拉玛发达的工业体系和基利曼的远见,大量崭新,专为原铸战士设计的打击巡洋舰、战斗驳船、快速突击舰已整装待发。</p>
在奥特拉玛船坞中建造和储备的舰船数量惊人,足以支撑起多支主力打击舰队。</p>
从弹药、燃料、星界军装备,到食品、药品、备用零件,奥特拉玛的仓库堆积如山。</p>
基利曼按照自己的标准,训练和武装了数支高度机械化和专业化的凡人辅助军兵团。</p>
第一舰队肩负的使命,就是将泰拉的意志,摄政王的权威以及部分核心力量,安全护送至奥特拉玛,与那里的庞大军团汇合,形成真正能够撕裂混沌,横扫星海的铁拳。</p>
在泰拉紧锣密鼓筹备出发的这数月间,阎罗也没闲着。</p>
攫灵星上的精金矿脉,当初阎罗搜刮了不少还未用完。</p>
利用这些精金,加上从泰拉“抄家”行动中“合理征用”的稀有元素和能源,阎罗的地府空间内,火力全开。</p>
幽冥熔炉日夜不息地咆哮着。</p>
忘川河水被引动,为熔炉注入冰冷的生机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