劝解(2 / 2)

两人到底都不是真正的小孩子,七岁不到的身子里,装着的是成熟的、经历过变故的灵魂。</p>

她们当然能理解秦芸此时的心情。</p>

尤其是沈明珠,前世沈君墨被污蔑入狱,后来……她当时的心情比秦芸还要低落,甚至动了些极端的念头。</p>

见她愿意吃,沈明曦便耐心地一勺一勺喂她,沈明珠则用帕子不时替她擦拭嘴角。一盏羹汤不多,秦芸也只用了小半盅,但这已是从她娘亲走后,她愿意吃下的最多、最顺畅的一餐了。</p>

喂完羹汤,沈明珠接过空碗放在桌上,扶着秦芸靠坐好,替她掖了掖被角。沈明曦才状似随意地开口道:“这一晃,年过完了,眼瞅着咱们也要回书院了。”</p>

按理来说,她们早该去书院的,只是因为这阵子事儿太多,柳琳琅替家里的几个孩子告了假。</p>

沈明珠不明白她的用意,却仍是接了下去:“是啊,听说咱们有一些新的同窗。”</p>

“读书还是挺好的……”沈明曦将秦芸额角的碎发理好,目光灼灼看着她,温声问道:“芸姐姐,想不想读书识字?”</p>

秦芸抬头,面露迷茫。</p>

为什么突然问她?</p>

沈明曦清了清嗓子,正色道:“是这样的,芸姐姐,你应该也知道,先前我同姐姐救了一些被拐卖的孩子,现在那些孩子里,有些想学习——所以我同姐姐和兄长商量过了,我们想以将军府的名义,创办一家私塾,供他们学习。”</p>

这是之前她和沈明珠闲暇时候聊过的事情。</p>

云山书院里的“寒门”根本不是字面意思上的“寒”,大多寒门弟子,实际上也不过是落魄的世家子弟。</p>

真正穷困的人家,连生计都是得过且过,又如何上得起学?</p>

不过这件事情目前只是她们的想法,并未落实。</p>

且开办私塾并不是口头说说便能立刻落实的事儿,尤其是她们还在京城,天子脚下,任何事情都要跟着规矩来。</p>

见秦芸眸光微动,沈明曦再接再厉:“祖母常说,学识可明理,可自立。我们看到那些被救回来的孩子,年纪不小却连自个儿的名字都写不出,懵懵懂懂吃了许多亏,心里便一直琢磨。想着能不能在外头就近寻一处清静的院落,请上一位有真才实学的先生,不拘他是落第的秀才还是位才德兼备的姑娘家,起码让那些孩子不至于落得个睁眼瞎。”</p>

她顿了顿,看着秦芸听得有些专注的眼睛,声音放得更缓也更诚恳:“识些字,懂得柴米油盐,日后管家理事,也不至于一头雾水。若是愿意,听听史书里的兴亡教训,懂得些人情道理也好啊。不为考功名,只为让心里亮堂些,路,也走得更稳当些。”</p>

喜欢我一病秧子,你说我是团宠?请大家收藏:我一病秧子,你说我是团宠?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/p>

</p>

喜欢我一病秧子,你说我是团宠?请大家收藏:我一病秧子,你说我是团宠?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