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草灵在后宫的地位已是稳固如山,她的目光也越发坚定地投向了朝堂之上。她深知,想要真正让乞儿国繁荣昌盛,必须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。这一日,朝堂之上,毛草灵提出了发展商业和改善农业灌溉的改革方案。
她站在朝堂中央,身姿挺拔,声音清脆而坚定:“诸位大人,如今我国商业发展滞后,百姓多以农耕为生,收入微薄。若能发展商业,开辟更多的贸易渠道,不仅能增加国库收入,还能让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加富足。同时,农业乃国之根本,改善农业灌溉,能提高粮食产量,稳定民生。”
然而,她的话音刚落,便有几位老臣站了出来,满脸的不以为然。其中一位白发苍苍的大臣捋着胡须,皱着眉头说道:“公主殿下,这商业之事,向来被视为末流。我朝以农为本,祖祖辈辈皆是如此,贸然发展商业,怕是会扰乱社会风气,动摇国之根本啊。”
另一位大臣也随声附和:“是啊,公主,这农业灌溉之法,老祖宗传下来的也并非一无是处,何苦要花费大量的人力、物力去进行改善呢?”
毛草灵早料到会有这样的反对声,她微微一笑,不慌不忙地说道:“诸位大人,时代在变,国家的发展也不能固步自封。商业发展能带来诸多益处,它可以促进物资的流通,让各地的特产得以交换,还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。至于农业灌溉,如今的方法效率低下,遇到干旱之年,百姓们颗粒无收,生活苦不堪言。若能引入新的灌溉技术,定能提高产量,保障百姓的生活。”
皇帝坐在龙椅上,静静地听着双方的争论,心中对毛草灵的见解颇为赞赏,但也明白老臣们的担忧并非全无道理。他开口说道:“公主所言有理,但此事关乎重大,不可操之过急。诸位大臣可再仔细思量,待明日再议。”
散朝之后,毛草灵并没有气馁。她知道,想要推行改革,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。她决定深入民间,收集更多关于商业和农业的实际情况,用事实来说服那些反对的大臣。
她带着几个贴身侍从,乔装打扮后走出了皇宫。他们先来到了热闹的集市,集市上人群熙熙攘攘,各种摊位琳琅满目,但规模却十分有限。毛草灵看到一位卖布的小贩,上前与他交谈起来:“大叔,您这生意怎么样啊?”
小贩叹了口气,说道:“唉,不好做啊。这周围的人购买力有限,而且货物也很难运进来,价格又高,赚不了几个子儿。”
毛草灵接着问道:“那如果有更多的人来这里做生意,您觉得会怎样呢?”
小贩眼睛一亮,说道:“那自然是好啊,人多了,买东西的也就多了,生意肯定会好起来的。而且要是能有更方便的运输渠道,货物成本降低了,我们的利润也能多一些。”
毛草灵点了点头,心中有了更多的想法。随后,他们又来到了郊外的农田。只见农田里的灌溉设施十分简陋,水从远处的河里引过来,经过长长的沟渠,浪费了很多水资源。
一位老农正在田间劳作,毛草灵走上前去,关切地问道:“老伯,这样灌溉是不是很费劲啊?”
老农擦了擦脸上的汗水,无奈地说:“是啊,这水引过来不容易,还经常不够用。要是能有更好的办法就好了。”
毛草灵安慰道:“老伯,您放心,我们一定会想办法改善的。”
经过几天的走访,毛草灵收集了大量的资料。她回到皇宫后,精心整理成了一份详细的报告。
第二天的朝堂上,毛草灵再次提出了改革方案。她将自己在民间的所见所闻详细地讲述给大臣们听,还拿出了数据和图表来支持自己的观点。
她说道:“诸位大人,从民间的实际情况来看,发展商业和改善农业灌溉势在必行。我们不能因为害怕改变而拒绝进步。而且,我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。发展商业方面,我们可以在边境设立贸易口岸,与周边国家进行贸易往来;改善农业灌溉方面,我们可以修建水渠和水坝,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。”
这一次,大臣们的态度有了一些转变。一些年轻的大臣开始点头表示赞同,他们看到了改革带来的希望。但仍有部分老臣坚持反对,他们认为改革的风险太大,不能轻易尝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