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子监内。</p>
跟被害者住在同一间学舍的几位男子被反复盘问,要他们详细说出这几个月的所见所闻。</p>
学子们头都快想秃了,翻过来覆过去,印象深的也就是那么几件事而已。</p>
陈明和刘砚的生活极有规律,每日起床,上课,读书,中午和傍晚会选择去厨房帮忙,这样可以省下一顿饭钱。</p>
君子远庖厨?这得是不用为钱发愁的人才能说出的话。</p>
有一领头学子道:“将厨子们也请来问话。”</p>
叶望舒拽着两位好姐妹赶来,“郑明允,听说你们这帮人在刑部被沈舟臭骂一顿?真的假的?”</p>
国子监内只有两种身份,学子和老师,就算是沈卓和沈弈,跟其他人也都是同窗相称。</p>
苍梧文华最盛之地,非此处莫属。</p>
所以这里的学子之前对那位放浪形骸的齐王殿下,多是抱着不耻的态度。</p>
读书人当以报效家国为己任,将时间浪费在勾栏酒肆当中,何其荒唐也,亏他还姓沈呢。</p>
但现在,众人的想法发生了转变,沈舟似乎也没有那么不堪,甚至可以说对方玩闹的外表下,藏着一颗玲珑剔透的赤子之心。</p>
只是他们被偏见蒙住了双眼,不愿也不想去探究真相而已。</p>
识人不明,为官员大忌。</p>
郑明允苦笑道:“骂的狠,也骂得好,我等一时冲动虽算不上错,但毕竟连累两位好友因此丢了性命,难辞其咎。若非被殿下及时呵斥一顿,现在依旧还沉沦于恐惧之中。”</p>
叶望舒脖颈微微后仰,唇齿微张,这什么情况?</p>
眼前这位男子是京城人士,年少曾和祭酒相识于茶馆内。</p>
一番交谈后,文坛老泰山曾留下过一句谶言,“此子若将来参加科举,必将成为苍梧第一位连中三元者。”</p>
少年也没有辜负叶松的期望,十六岁便第一名的成绩晋升举人,之后以未曾及冠为由,拒绝了朝廷大招,并进入国子监求学。</p>
郑明允心气很高,将三省五职视为将来的囊中之物,能让他心甘情愿的说出这番话,极为不易。</p>
叶望舒诧异道:“你是不是被吓傻了?”</p>
郑明允点头又摇头,“早上确实有一点,但现在心中更多的是惭愧和愤怒。”</p>
旁边另一位叫杨鸿渐的男子手背青筋暴起,咬着牙道:“晋王世子不知舟兄已经在太极殿上骂过文武百官?朝廷向来外刚内柔,又怎会同意和亲之举?这不是再拿咱们当枪使吗?”</p>
叶望舒瞥了一眼,这家伙称呼变得倒挺快。</p>
对面的官宦子弟一同将头低下,假装没有听到。</p>
郑明允轻哼一声,“有些错误可以改正,有些则不能,我等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将殿下吩咐的事情办好,万不能再出现任何纰漏。”</p>
…</p>
次日,沈舟在齐王府大堂内看着国子监和刑部送来的调查结果,眉头越皱越紧。</p>
一旁的温絮在杯中倒满热茶,不曾弄出半点声响。</p>
沈舟呼出口热气,“时间正常,行为正常,果然一切看上去都没什么问题。”</p>
这就说明凶徒在动手时并没有选择特定的目标,而是只要当街射杀学子就成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