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0章 沙土粘合剂的困境(1 / 2)

金色的麦浪在沙漠中翻滚,"瀚海1号"的成功让整个科研团队沉浸在喜悦中。然而,方稷站在试验田边,眉头却始终没有舒展。</p>

"方教授,沙土粘合剂的成本核算出来了。"财务组的丁主任递来一份报告,语气沉重,"按照目前的配方,每亩地的粘合剂成本高达1200元,如果推广到十万亩示范区,光这一项就要12亿。"</p>

方稷接过报告,指尖微微发紧。</p>

"而且,"丁主任补充道,"土壤粘合剂的原料供应有限,大规模生产可能会遇到瓶颈。"</p>

方稷深吸一口气,望向远处广袤的沙漠。"瀚海1号"能改良沙土,但前提是初期必须依赖粘合剂固沙,否则水分会迅速渗漏,麦苗根本无法存活。</p>

"必须找到替代方案。"他低声说道。</p>

实验室里,方稷召集了材料学专家陈岚和土壤改良组的孙组长。</p>

"如果不用粘合剂,我们能不能在沙土下方铺设防渗膜,阻止水分流失?"方稷在白板上画出示意图,"就像大棚种植的防渗层,但更适应沙漠环境。"</p>

陈岚推了推眼镜:"理论上可行,但沙漠的高温、风沙和紫外线会加速防渗膜老化,普通塑料膜撑不过三个月。"</p>

"那就测试所有可能的材料。"方稷拍板,"从聚乙烯到复合纤维,甚至可降解材料,全部做对比实验。"</p>

因为是重点项目,陈岚调转物资很快,不出一个星期,市面上可以找到的防渗布就都运到了现场,等防渗布来的时间,试验田的一角被划分成数十个小块。</p>

记录员做好每种防渗膜的记录,把防渗膜铺设在不同深度的沙层下,上方种植"瀚海1号"麦苗。方稷每天记录水分渗透率、麦苗生长状况以及膜材的耐久性。</p>

试验田的清晨,阳光还未完全炙烤大地,方稷已经蹲在标记着"pe-01"的实验区块旁,手指轻轻拨开表层沙土,露出下方铺设的普通聚乙烯塑料膜。</p>

"才七天,边缘已经开始发脆了。"他低声自语,指尖稍一用力,塑料膜边缘便"咔"地裂开一道细纹。</p>

陈岚蹲在他身旁,用便携显微镜观察膜材表面:"紫外线降解比我们预想的更快,你看,分子链已经出现断裂。"她指向镜片下那些细密的裂纹,"这种膜在普通农田能用两年,但在沙漠里,可能连三个月都撑不到。"</p>

方稷皱眉,翻开记录本写下数据:"水分蒸发率还是太高,沙土三天就干透了,麦苗根系根本来不及吸收。"</p>

远处,筱炽正带着助手测量其他区块的数据,突然惊呼一声:"教授!3号区块的膜被风掀开了一角!"</p>

众人跑过去,只见一阵强风卷过,原本埋入沙中的塑料膜像被无形的手撕扯,边缘翘起,在风中"哗啦"作响。沙粒从缝隙中漏下,滴灌的水迅速渗入深层,地表转眼恢复干燥。</p>

"这样不行。"方稷拍了拍手上的沙土,"普通塑料膜太轻,沙漠风沙又太猛,必须找更耐候的材料。"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