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9章 所言即是(1 / 2)

“都起来吧,殿下所言极是,召你等来是为了解决问题,而非让你等图谋他人之利。”</p>

第二十七章 商税改革</p>

“伯温,你来说说,这商税应如何改革?”</p>

陛下问罢,刘伯温沉思片刻道:“皇上,商税改革之事,臣暂无良策,望皇上容臣深思。”</p>

陛下点头后,户部侍郎之子林轩出列道:“皇上,臣以为,商人不过转手买卖,便能轻易获利,应加重税收。”</p>

话音未落,便听门口传来一声怒喝:“林轩,你……”</p>

只见朱权一边怒斥,一边步入大殿,顺带一脚踢向林轩。林轩指着朱权,气得说不出话来,朱权上前抓住林轩的手指一甩。</p>

“啪嗒”一声,林轩摔倒在地,气得浑身发抖。</p>

“林轩,谁给你的胆子,竟敢妄议亲王?我看你是活腻了!”朱权此言一出,林轩一口鲜血喷出。</p>

殿下原本抱着旁观的心态,见朱权到来,心想自家兄弟不会吃亏,谁知林轩竟如此脆弱,连忙呼喊太医。</p>

皇后闻声赶来,见林轩倒地,松了口气,随即吩咐侍女去请太医。</p>

“逆子,何人来此捣乱?”李洪渊虽欲庇护李昱,但仍需斥责几声,以免落下亲王欺凌朝臣的恶名。</p>

“父皇,那赵晨竟在御前胡言乱语,欺瞒天子,藐视亲王,此三条罪名,任意一条都足以让他家族遭殃!”李昱反驳道。</p>

李洪渊怒斥:“那也轮不到你擅自行动!”</p>

“父亲,我身为皇家禁军统领,有权先行处置后上报,这可是您赐予的权力。”</p>

“今日我若不言,仅是让他气急败坏,真要斩他,事后我自会在奏章中向您禀明。”言罢,李洪渊竟一时无言以对。</p>

此刻,母后从旁走出,轻声细语:“自此,你不再是统领了。洪渊,下令吧。”</p>

众人见母后现身,连忙行礼。李洪渊见妹妹前来相助,对着那人喝道:“撤销他的皇家禁军统领之职,现在站到一旁听着。”</p>

母后立于李洪渊身旁,缓缓道:“诸位,商税改制关乎皇室自给自足,我这皇后旁听一二,应无大碍吧?”</p>

谁敢有异议?谁敢?洪渊?小心你的项上人头。</p>

李洪渊随即开口:“那便继续商议吧,诸位有何高见,不妨畅所欲言。”</p>

众人苦思冥想,片刻后,仍是那人率先打破沉寂:“这等问题还要犹豫这么久?”</p>

李洪渊闻言,严厉地说道:“老二,你说说看,若说不出个所以然,小心你的皮肉之苦。”</p>

那人满不在乎地回答:“商税改制不可一刀切,应当分段征收。”</p>

“二哥,如何分段?”大哥问道。</p>

“庙前摆摊与城中开店自当有异,城中开店一家与多家又不同,仅在一城营商与全国营商更不可混为一谈。”</p>

听闻此言,张将军说道:“皇上,娘娘,二皇子所言极是,税收应依商人实情而定,若商税过重,致使小本商人难以为继,那便不妙了。”</p>

李洪渊点头赞同,母后却笑道:“张威,这里没有娘娘和二皇子,只有大哥、大嫂和二侄儿。”</p>

张将军连忙摆手,表示礼不可废。</p>

接着,诸葛瑾出列道:“陛下,臣斗胆建议,对于升斗小民摆摊售卖蔬果、面食等,朝廷应免税,如此既能改善民生,又能降低生活开销。”</p>

李洪渊拍手称赞:“嗯,此提议甚妙。”</p>

“升斗小民生活困苦,摆摊为生,咱们便不向他们征税了。”</p>

众人齐声附和:“陛下圣明。”</p>

随后,李洪渊又问那人:“老二,依你所说分段之法,其余商人又该如何划分,税收又如何确定才合适?”</p>

那人瞪了李洪渊一眼:“父亲,您别总盯着我啊,您身边这么多大臣,为何总问我?”</p>

“是你提出的建议,不问你问谁?”李洪渊反问。</p>

“难道你们这些臣子都只是摆设吗?父亲,得让他们动动脑筋了。”言罢,那人径直坐下,沉默不语。</p>

“对呀,世民,不能只靠大哥一人。”母亲劝慰道。</p>

皇上微微点头:“今日便到此为止,诸位回去后向各部门传达,让众人各抒己见,自由呈报,后日早朝,我期待你们每人都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。”</p>

“臣等遵旨。”</p>

皇上挥了挥手,示意众人退下,随后转向太子说:“太子,通知所有年满五岁的皇子,关于此次商贸税变革,每人需撰写一篇文章,事后交予我。”</p>

太子拱手道:“遵命。”</p>

“婉儿,商贸税改革定会触及某些人的利益,恐怕会生出事端。”皇后边说边握紧了皇上的手臂。</p>

皇上点了点头,“玄霸,将暗探全部派出,严密监视那些世家。”</p>

闻言,刚拿起一块糕点的赵玄霸顿时面露愠色,“不是刚让我解散了吗?怎又……”</p>

“那我现在命你重组行不行?”皇上怒气冲冲地将手搭在腰带上,赵玄霸见皇后不为自己说话,便不再争辩,转身继续品尝桌上的佳肴。</p>

自那日下午起,众官员陆续开始呈报,有的提建议,有的谈观点,有的表示反对,也有的尽是奉承。皇上吩咐内阁的几个青年才俊,只要是关于商贸税改革的奏折,直接送至御书房,由他与太子亲自批阅。</p>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/p>

各抒己见,自由呈报,这在底层官员眼中却变了味,仿佛谁上的奏折多谁便是忠良。更有甚者,翰林院一名小吏当日便连上了数道奏折,皇上盛怒之下,当晚便命暗探将其下狱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