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3章 反应最快(1 / 2)

太子反应最快,他放下碗筷,起身走到庆皇面前,跪拜行礼:“父皇英明,定能长命百岁!”</p>

太子的话点醒了二皇子,虽然他心中轻蔑,却不得不附和,也跟着跪下:“儿臣赞同。”</p>

庆皇冷冷扫了二人一眼,唇角泛起一丝笑意:“万寿无疆?呵呵,若我真的永生不老,你们……”</p>

他转头看向太子:“是喜是忧?”</p>

又望向二皇子:“或者另有考量?”</p>

二皇子愣住,张口欲言又止,这样的问题实在难以作答。</p>

太子更加紧张,偷偷瞄了庆皇一眼后,迅速低头。</p>

笵贤心绪不定,拿着碗筷机械般夹菜,不时把菜掉回盘里。</p>

见状,庆皇举手示意两人起身,温和地说:“坐下接着吃……快些!”</p>

太子与二皇子对视一眼,随即乖乖落座,拿起碗筷。</p>

庆皇微微一笑,将视线移向笵贤,温和地问:“味道如何?”</p>

笵贤未抬头,随意吃了几口,答道:“回禀陛下,臣不知。”</p>

庆皇挑挑眉:“不知?”</p>

笵贤咽下一口饭,坦然说:“心绪紊乱,尝不出滋味。”</p>

庆皇嘴角带笑,语气平静:“这几日,朝中六部官员上奏,称你泄露机密,致言冰云在北齐陷入危机。”</p>

提及此事,庆皇看了眼太子和二皇子:“你们知晓吗?”</p>

笵贤依旧镇定地吃着,冷静回应:“陛下若无别的话,臣只想安心用膳。”</p>

太子先看了看笵贤,随后面向庆皇躬身道:“父皇,儿臣已有耳闻。”</p>

二皇子点头附和:“儿臣也有所知。”</p>

庆皇垂眸不语,语气冰冷:“你们身边都有信任之人,这些传言一旦传播开来,很快就会满城风雨。”</p>

长公主近来出事,“信任”一词格外敏感。</p>

太子立刻否认:“儿臣并无信任之人,唯愿公平处理此事。”</p>

太子回头瞄了仍在专心吃饭的笵贤一眼,心中疑虑重重,却仍坚持立场:“澄清误会!”</p>

相比之下,二皇子更直接:“儿臣在朝中有些交情不错的友人,若有谣言滋生,我会尽力阻止。”</p>

庆皇听完两人的回答,目光转向笵贤,说道:“笵贤,此事需你自己证明清白,不可拖延。”</p>

笵贤放下筷子,复杂地看着庆皇:“陛下有何吩咐?”</p>

庆皇直截了当:“朕欲派你护送肖恩至北齐,换回言冰云,此行正需一位领队。”</p>

笵贤沉思片刻:“陛下是要臣担当此任?”</p>

庆皇直言缘由:“唯有你亲自前往,才能平息朝野对你的猜疑。”</p>

“……这个理由确实难以反驳。”</p>

想到岳父的叮嘱,笵贤谨慎地问道:</p>

“这是圣旨吗?”</p>

“不,是建议!”</p>

庆皇回答得很快,带着笑意看着他。</p>

“去或留,由你自己决定。”</p>

“你真让人佩服。”</p>

送别了揉家郡主后,枚橙安陪着岳父靖王叙谈了一阵。</p>

靖王对女婿即将前往北齐出使之事并无异议,若真被选中,那便去吧,这没什么大不了的。</p>

在他看来,这只是鸿胪寺的职责所在,身为副长官,枚橙安理应如此。</p>

靖王并未细想此行可能面临的挑战,也未曾担忧枚橙安的安全。</p>

他素来沉溺享乐,对朝堂纷争漠不关心。</p>

在他心中,两国既已达成共识,此次出使不过是寻常公务,毫无风险。</p>

虽然听闻肖恩的名声且知道他危险,但这次是护送回国,而非追捕,所以不会有太多隐患。</p>

至于此次出使可能影响女儿婚事的问题,靖王更是毫不在意。</p>

他本就不愿女儿远行,能让她多留些时日实为幸事。</p>

只是担心女儿因此情绪低落,提前叮嘱了几句,希望她主动询问详情,并让枚橙安提前解决问题,以免日后麻烦。</p>

得知任务完成的消息,靖王甚是欣慰,好女婿果然可靠。</p>

一番简短鼓励后,靖王转向讨论最近的歌舞表演,进而谈起庆国与北齐在艺术上的差异及其优劣。</p>

某日午后,枚橙安与靖王深入交谈许久,直至尽兴而归。</p>

刚刚喝完茶的枚橙安走出靖王府时,恰逢王起年来报:“少爷,影子大人刚刚来访。”</p>

“影子?”</p>

枚橙安微微挑眉,略感诧异。</p>

“他如何得知我在此?罢了,他所为何事?”</p>

“说是等您处理完事务后,去监察院一趟,陈院长有要事相告。”</p>

“嗯。”</p>

枚橙安未再多问,只觉得亲自前往自然清楚。</p>

“走吧,看看究竟何事。”</p>

说完,枚橙安下阶往右街走去。</p>

身后,王起年正准备备马,见状停下动作喊道:“少爷难道不坐马车了吗?”</p>

枚橙安脚步不停,举手示意:“饮水过多,腹中不适,缓行消食即可,你照旧驾车便可。”</p>

王起年领会,答应一声。</p>

……</p>

御书房外。</p>

笵贤本想婉拒,却因措辞为难。</p>

正当犹豫之际,忽然听见庆皇提问。</p>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/p>

“笵贤,入宫前是否去过凌相府?”</p>

笵贤略作迟疑,此问似乎多余,毕竟正是凌府召他入宫。</p>

“是,确实如此。”</p>

庆皇语气温和却意味深长:“凌相德高望重,其言当铭记于心。”</p>

“此事蹊跷,莫非府中藏有内线?否则怎能知晓这般详尽之事?”</p>

若非偶然,这份推测实在精准得让人不安。</p>

此刻不宜深究,笵贤略一思索,试探性地问道:“若臣不愿北上,是否视为抗旨?”</p>

庆皇含笑摇头:“非也!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