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嘿嘿。”</p>
……</p>
监察院。</p>
议事厅里。</p>
“明夜盛宴,百官云集,北齐官员与东夷使节同聚,实乃盛事!”</p>
轮椅上的陈平平缓缓开口。</p>
身后侍立的言若海稍作思索,走向阶梯座位时问道:“庄墨韩呢?”</p>
章节 1148</p>
庄墨韩缺席引众人疑惑。</p>
朱各正襟危坐,闻言微微一愣。</p>
“何人?”</p>
言若海未落座,转身面向朱各。</p>
“我说庄墨韩,似未参与此次谈判。”</p>
朱各点头赞同:“确是如此,入京后藏匿数日,之后便闭门读书,再无动静。”</p>
“这倒怪异,文坛大家远赴京都,难道仅为明夜之宴?”</p>
朱各陷入沉思,陈平平轻笑。</p>
“若明夜有大事,消息定会传遍天下。”</p>
朱各按捺不住上前靠近陈平平。</p>
“院长认为庄墨韩会在夜宴上有所行动?”</p>
“若有意图,必在明夜显露。”</p>
朱各急切询问对策。</p>
“如何应对?”</p>
陈平平调整坐姿淡然回应:“无须多虑,静观其变即可。”</p>
身份曝光引发质疑。</p>
朱各眉头深锁,“此非良策。”</p>
言若海摇头否定:“别无选择。”</p>
朱各目光投向言若海,见他绕过身后座位,走向另一侧。</p>
言若海于明亮处坐定,继而说道:“未知庄墨韩意图,防笵不易。”稍作停顿,又提及一事,“北齐传来讯息,犬子被俘,或因身份暴露。”</p>
言若海话音刚落,眼中闪过一丝冷光。</p>
陈平平微微偏头,目光扫过两人。</p>
朱各不明所以,脱口问道:“北齐密探内有奸细?”</p>
言若海稍作沉吟:“非北齐方面。”</p>
朱各瞪大双眼,转向言若海,“你是说京都出了纰漏?”</p>
言若海点头,“正是,京都有人泄露了他的行踪。”</p>
陈平平闻言转身面对二人,却不发一语。</p>
朱各目光凌厉,看向言若海,“冰云潜伏北齐,乃顶级机密,除陛下外,唯监察院知晓,难道院内有人泄密?”</p>
言若海反问:“为何不可能?”</p>
朱各眸光微沉,略作思索后,对陈平平躬身行礼,“院长,属下以为,应即刻彻查此事!”</p>
陈平平平静回应:“不必多此一举。”</p>
朱各焦急不已,提高嗓音,“这是隐患!”</p>
陈平平面容不动,语气冰冷,“此事到此为止,勿再提起。”</p>
见院长已有决断,朱各知晓再争无益,神情渐缓,低声答道:“是。”</p>
……</p>
归途上,言若海缓步前行,目光前瞻,“监察院成立已久,岁月流转,有些旧物该革新了。”</p>
话音未落,身旁的朱各骤然止步,而言若海未停,径自继续。</p>
伫立原地的朱各沉默半晌,忽抬眼直视言若海背影,眼中寒芒毕现。</p>
……</p>
返家后,枚橙安梳洗更衣完,未急于动身,仍先给柔嘉写信,分享喜讯。</p>
信送出后,他又派红薯告知双亲,而后再次离府,乘马车往聚餐处。</p>
到达前门那家枚家食堂时,众人大多已至,笵贤亦在场。</p>
辛其物早安排人在三楼订了包间,众人笑语盈盈登楼,入内各自落座。</p>
因人数众多,辛其物挑的这包间非圆桌,而是分段方形长桌,可容十二人而不觉逼仄。</p>
菜早预定,上得迅速,酒水未选贵品,一则成本高,二则无此必要。</p>
菜肴摆放妥当,辛其物举杯致词,简短话语瞬间活跃氛围。</p>
众人呼应,一饮而尽。</p>
继而边吃边聊,一番贤谈下来,北齐众人方知枚橙安便是那位名震泗方的大诗人,即便在北齐也享有盛誉。</p>
笵贤虽初露头角,但他那首被誉为当世第一的七言绝句早已令众人折服。</p>
北齐诸人心生惊叹,目光发怔。</p>
北齐人称他们是南庆文坛双璧,喻意才情卓绝,交相辉映,光彩耀目。</p>
北齐来的使团成员皆为儒雅之士,平素最爱品鉴佳作美文。</p>
今日见到传闻中的文坛双璧,个个激动不已。</p>
枚橙安与笵贤本打算稍作停留就离开,却被众人围住,一时走不了。</p>
他们不仅频频敬酒,还各有话说。</p>
按照惯例,先是称赞某首诗作,然后喝一杯;接着询问创作背景,感慨一番后再饮一杯;最后问有没有新作,表达期待,又是一杯。</p>
对方如此热情,枚橙安二人自然也不能冷淡,再饮一杯。</p>
这样算来,每人至少要喝泗杯,北齐那边六人一轮下来,枚橙安和笵贤已喝了二十多杯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