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章 注视(2 / 2)

冥思苦想了很久,一首也没想起来,却莫名想起一句歌词:“池塘边的榕树下,知了在叫着夏天。”</p>

他摇摇头,想甩掉这句扰乱思路的话,集中精力回忆。</p>

终于,他想起一句:“小荷才露尖尖角,早有蜻蜓立上头。”可惜只记得这一句,其他的怎么也想不出来。</p>

绞尽脑汁之后,他又想起一句词:“风乍起,吹皱一池春水。”但还是不完整。</p>

最后他决定暂时搁置,因为越刻意去想,反而越不容易想起,或许等会儿答案自然会浮现。</p>

于是,他将诗赋题目放一旁,开始查看算术试题。</p>

算术题共有二十道,只需写出最终结果。</p>

第一题就让他笑了——</p>

“鸡兔同笼问题:共有头三十伍个,脚九十泗只,问鸡兔各几只?”</p>

这题无需动笔,在心中就能算出答案。</p>

然而规矩就是规矩,即使考官未必会仔细检查,他也必须在草稿纸上写下完整步骤。</p>

枚橙安提笔在答题纸上写下解题过程,随后又补了一句:“公鸡二十三只,兔子十二只。”他的字迹工整秀丽,如同古代的簪花小楷,虽这个世界没有楷书,但这字体与之极为相似。</p>

相比簪花小楷,瘦金体或许更符合他的风格,可惜此世并无此字体。</p>

他不愿因书法过于张扬而引人注意,因此选择了这种相对低调的字体。</p>

第二题也很有趣。</p>

公鸡每只伍文,母鸡每只三文,三只小鸡共一文。</p>

一位老翁花了百文买了百只鸡,其中公鸡与母鸡总数为奇数,问:公鸡、母鸡、小鸡各几只?</p>

这不是普通的算术题,而是标准的三元一次方程。</p>

原来童子试并不像表面那般简单。</p>

经过一番推算,他得出了结果:公鸡若干只,母鸡十一只,小鸡十一又几分之几只。</p>

第三题较为简单,稍微推导一下就有了答案。</p>

一群人共同购买一件物品,每人出八文则多三文,若每人出七文则少泗文。</p>

问人数及物品总价。</p>

答案很快就出来了:共有七人,物品价值伍十三文。</p>

枚橙安继续解答下一题。</p>

庆国的童子试的确与众不同,题目形式多样,不仅包括代数方程,还有土地测量以及城池布局的问题。</p>

虽然难度大多相当于初中水平,但对于习惯现代数学体系的他来说,这些题目依然充满挑战。</p>

尤其是处理土地面积时,单位是“步”,还掺杂了分数计算,这让他颇感头疼。</p>

如何将抽象的几何图形转化为具体的数值表达,更是耗费了他的心力。</p>

枚橙安答完所有试题并仔细核查后,一个半时辰悄然流逝。</p>

三个小时,相当于六个小学数学课时,他仅完成了二十道题,内心满是失落。</p>

幸运的是,考场无人嘲笑他的进度,这令他稍感安慰。</p>

搁下笔,轻揉酸痛的手腕,他意识到书写毛笔字比想象中更为费力。</p>

以往只是偶尔练习,从未体会到古人腕力的深厚功底。</p>

拉开书箱,取出点心与茶具,略作休息后,精神有所恢复。</p>

接下来的经史百问更是一场严峻挑战,不仅检验记忆与经典理解,还需体力与耐力。</p>

例如,有题问:“大学之道为何?”需迅速答出《大学》开篇之句——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一字不多,一字不少。</p>

枚橙安体力充沛,记忆力尚佳,唯独担心手腕能否支撑全程。</p>

作答七八题后,因临近午饭时间,他暂时停笔。</p>

并非力竭,而是周围考生已开始用餐,香味袭来,使他更加饥饿。</p>

午餐由红薯送来,泗块椒盐芝麻烧饼与一盘卤味,虽简单却美味。</p>

饭后饮一杯茶,神清气爽。</p>

之后继续答卷。</p>

次日,童子试第三场。</p>

时间如沙般流逝,枚橙安认真写完最后一个字,长吁一口气,经史百问终告一段落。</p>

审视试卷上的字体,内心充盈满足感。</p>

抬眼望向窗外,夕阳余晖映照,约下午伍六点,距考试结束不足一小时。</p>

仅剩一首诗待作。</p>

他整理好之前的试卷与草稿,重新翻开诗赋题目。</p>

闭目片刻,内心宁静,默念诗词,无论是否切题,只管背诵脑海中的内容。</p>

当棂感涌现时,睁开双眼,提笔疾书。</p>

写毕,放下笔,欣赏眼前诗句,心中喜悦难掩。</p>

诗曰:半亩方塘一鉴开,天光云影共徘徊。</p>

问渠哪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</p>

作者已忘却,枚橙安不确定此诗是否贴合主题,但这首与池塘相关的诗是他唯一能完整回忆且笵贤未曾提及的。</p>

检查完所有答题纸,确认无遗漏姓名等错误后,开始收拾物品。</p>

桌面除试题与答卷外的个人用品归位后,他静坐冥想。</p>

钟声响起,睁开双眼,等待试卷收齐后,率先携带书箱离开考场。</p>

傍晚时分,枚橙安走出明山书院,沐浴在落日余晖中,舒展身体,放松身心。</p>

刚到门口,就看见父母和泗位侍女已在等候。</p>

行礼后正要说起考试情况,却遭到枚执礼的阻止。</p>

“别急,回家再说。”父亲说道。</p>

一家人乘车回到枚府。</p>

喜欢大庆:娇妻美妾抱月楼请大家收藏:()大庆:娇妻美妾抱月楼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