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2章 泯然于众,才是最好的隐藏(2 / 2)

这些牺牲的英雄有谁不是在无私的奉献,他们来自全国各地,他们的家人怎可能会自私自利。</p>

言归正传</p>

中年人手里拿着药包,似懂非懂地点点头,内心有点质疑地问道:“小大夫,我爹吃完这些药,那以后还用吃药吗?”</p>

大军给中年人递去一根大前门香烟,同时也给周围的几位老爷们各递了一根,然后和煦一笑说道:“你在我这里买的药,只能治疗大爷现在的病症。以后他若患上其他疾病,你就得去四九城找别的大夫帮他看病。当然,像头疼脑热这样的小毛病,那包清热解毒的药丸也能缓解,但我不敢保证一定能治好。”</p>

对面的大娘迫不及待地问道:“小大夫,那我家的这两包药丸,也是能治好头疼脑热吗?”</p>

大军纠正道:“大娘,不是治好头疼脑热,是缓解病情,当然病情不严重的话,也是可以把病治好,真正能治疗头疼脑热的药丸是我送你的那包。”</p>

站在大军身后一直没说话的一位中年人,此时开口问道:“小大夫,治疗头疼脑热的药丸,你卖我点成不?我家里现在没人生病,我是带点回去以备不时之需。</p>

我家也是在保州府城外,若是家里有人生病,村里也没个大夫,每次村里有人生病时,必须得送到距离村子三四十里地的县城里,才能找到大夫帮忙治病,这样太麻烦了,有时送医不及时,后果就会更为严重。”</p>

大军叼着烟,眯着眼,看向身后的中年人笑道:“大叔,我刚才给大娘吃的那种,能快速退烧的药丸已经没有了,现在我背篓里只剩下一些普通的退烧药,这些药没有给大娘吃的那种药贵,价格相对便宜,药效也相对低一些,这种药也是能治疗头疼脑热,只是治疗所需的时间稍长一点,请问你要不?”</p>

“要要要,只要能治病就得必须要,但是价钱不能太高,我兜里已经没多少钱了。”中年人不假思索道。</p>

大军咧嘴一笑,:“一分钱一颗,请问你要几颗。”</p>

中年男人小心翼翼地从裤子内兜里摸出一个小布包,他又极为缓慢地打开小布包,用食指在嘴里沾了点唾沫,数出分票与角票共计五角钱,他把钱放在大军面前的小桌子上,咧着大嘴不好意思地笑道:“小大夫,我带着的钱也不多,只能先买50颗,剩下的这点钱,我还得去县里买日用品。”</p>

大军把桌上的钱扒拉进自己的书包内,从背篓里拿出一包药丸递给中年人叮嘱道:“大叔,若是你们村里有人生病了,你就每天给他服用一颗,绝对不能多吃,服药3~5天,病情有所好转,那就不用再吃药了。</p>

你把药带回去找个罐子装着,存放在阴凉干燥处,有潮气的地方不能储存药品,若是把药放在潮湿的地方,保不准药就会发霉,到那时药就不能吃了。”</p>

顿了顿又说道:“看你买了这么多药,我估摸着也不是自己吃,你心地如此善良,我再赠你十粒保险丸,这药是医治内伤的,若无必要,绝对不能乱吃,这药误食也没事儿,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损伤,但这能救命的药,被无缘无故的吃掉,那可就太浪费了。”</p>

中年人接过两包药丸,连声感谢道:“谢谢小大夫赠药,这些治疗头疼脑热的药,我也不是带回去自家吃,我爹现在是村长,只要村里有人生病,我爹就会心急如焚,彻夜难眠。</p>

若是村里备着点药,等以后村里有人生病时,我爹也不用那么着急,我爹他年纪也不小了,如果急出个啥毛病来,那可咋办?”</p>

大军闻言,微微颔首,心中自语,这个村长不错,有担当,有责任,真想再送他点补药,但又在这众目睽睽之下实为不便,只能过段时间,观而赠之。</p>

此时,大军身边聚拢着一群人,每个人都想买一点药带回去,这便是这个年代华夏人的优良传统:只要周围有热闹可看,便会立刻围拢上去。</p>

其中,大部分是来看热闹的,他们看热闹还不嫌事大,只要勾起他们的兴趣,便会捧哏接话。无论身边的人是否熟悉,他们都会交头接耳地聊上几句。特别是在火车上,如果聊得投机,那他们可能会连续聊上一两天。</p>

时间匆匆,一天时间便成为过去。</p>

最近这两天,大军在火车上闲来无事,他便帮那些年纪稍长的大爷大娘治疗疑难杂症,他不仅仅是帮大爷大娘看病,只要有人需要看病,大军都是来者不拒,当然自己的药丸也卖出去了许多,这时他背篓内的药已经所剩无几。</p>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