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治理西北,帝国中央在此设置了西北行辕府,总理一切事务。</p>
而担任西北总督的,正是帝国国防部长,卢俊义大元帅。</p>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/p>
自从攻下西北之后,此地的军政,均由卢俊义来兼理,除了回京述职之外,老卢基本上全年待在西北之地,他的家眷也都在此地生活。国中有好事者,还给卢俊义起了“西北王”的荣誉称号。</p>
在此地襄助卢俊义的,是另一位帝国元帅,岳飞岳武穆。</p>
太子王贲在兴庆府追随卢俊义学习数月之后,即将在岳飞麾下,开启第二段学习之旅。</p>
五日后的傍晚时分,马队抵达肃州城下。</p>
戈壁之中的落日,望之别有一番风味。</p>
落日余晖之中的肃州城,更是雄浑壮阔。</p>
肃州城原本没有如此的规模,城池扩建之后,才有如此之景色。</p>
岳飞麾下足有十五万常备大军,放在以前的肃州城,容纳不了这么多人,只能进行扩建。</p>
作为军事重镇,此地施行的是军事化管制。</p>
太子卫队的队正将文书递给守城的将士,勘验无误之后,方才开城放行。</p>
进入城池,街道上冷冷清清,并无行人,这是宵禁的缘故。</p>
不过有几家店铺,仍然是灯火通明,有不少军卒进出。</p>
“老李,那几家店好热闹,咱们进去看看?”</p>
“呃……燕公子,那些店做的都是不好的生意,就不要去看了”姓李的卫队队正如是说道。</p>
燕云寿想了想,防佛明白了什么,尴尬一笑,不再言语。</p>
十五万大军久居荒漠,那些有家眷的军官还好,普通士兵一年回不了几趟家,所以相应的皮肉生意,是必须要配备的。</p>
不然的话,长此以往,是会出大乱子的。</p>
这也是维持军队战斗力的必要举措。</p>
马队进入城内的营地,早有负责接应的军官,在营地等候。</p>
“太子殿下万安,下官乃军中参谋秦桧,受岳帅委托,在此迎接太子。岳帅正在城外三百里处率领骑兵拉练,目前并不在城中。”</p>
“原来是秦参谋,幸会幸会。”</p>
“请太子和诸位随我来。”</p>
秦桧将众人引到营地的东北角,此处空余的房屋,就是王贲、燕云寿接下来的住所了。</p>
“军营简陋,还望太子见谅。”</p>
“无妨,看着还不错。将士们住的,也都是这样的屋子吗?”</p>
“不错,屋子的形制都是一样的,不过普通士卒是六人住一间,骑兵是四人住一间,营级军官以上则拥有单独住所。军民的营地,则位于肃州城西。”秦桧对整个营地的情况,进行了介绍。</p>
王贲点点头,此事送饭的士卒也过来了,主食是高粱烧饼,配菜是鱼干、肉干、野菜,以及大火熬制的浓汤,外加一大壶果酒。</p>
军营之中,非重要时刻,是严禁饮酒的。</p>
底层将士们为了解馋,平日里主要的饮料,就是度数较低的果酒。</p>
兴庆府为了满足前线的需求,还专门营建了酿造果酒的厂子。</p>
“呦,伙食还不错嘛,秦参谋,一起吃点儿?”</p>
“不用,在下已经吃过了。”</p>
王贲和燕云寿一边吃饭,一边同秦桧闲聊。</p>
太子身份尊贵,秦桧自然是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。</p>
在秦桧的讲解下,王贲对西北前线的情况,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</p>
梁夏之战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,目前两国都没有继续作战的打算,只是将军队陈列到边境,以备不时之需。</p>
而西夏和西辽结为战略同盟,并且合作瓜分高昌回鹘的地盘之后,梁国在西北面临的军事态势,依旧较为严峻。</p>
在敌国名将李乾顺的带领下,西夏的军事力量,出现了回暖的迹象。</p>
这也是梁帝国在西北依旧布置重兵的原因所在。</p>
“从今年春天开始,西夏国的骑兵突然开始骚扰我方军民,岳元帅派出侦骑迎头痛击,虽然战果不多,但也削减了对方的嚣张气焰。”秦桧用略带崇敬的语气说道。</p>
“哦,也就是说,我们能见到真正的西夏骑兵?”王贲非常兴奋。</p>
“呃……前线危险,太子千金之躯,还是待在营地为好。”秦桧立马劝解。</p>
“那哪行呢?既然来到西北,那就要动真格儿了。等岳帅回来,我就跟着他上前线,最好能射死几个西夏骑兵,这样我就有战功在身了!”燕云寿也表明了态度。</p>
看着两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,秦桧心中暗笑,年轻就是好,无所畏惧。</p>
遥想当年,自己也有年少轻狂的时候。</p>
现在年过半百,却早已没了当年的锐气。</p>
……</p>
数日之后,岳飞归来,爽快地答应了王燕二人的出战提议。</p>
皇帝写给岳飞的信中明确表示,要好好锻炼太子的战争素养。</p>
而培养战争素养最好的办法,就是实战。</p>
大梁以武立国,开国功臣之中战将颇多,朝野内外尚武风气浓厚,一扫赵宋时期的文弱晦暗之气。</p>
对于下一代的培养,也要文武并举。</p>
尤其是太子王贲和勋贵子弟,更是要加强其军事能力的建设。</p>
岳飞的儿子,年仅五岁的岳云,现在已经拿着两把小铁锤,每天练武三个时辰,勤习不辍。</p>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