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1章 难民和鱼(1 / 2)

过了十几日,萧让急匆匆来找王小飞,神色慌乱。</p>

“近几日难民数量激增,照此情形,咱们多余的田地数目,恐怕不够!”</p>

“到底怎么回事?”</p>

“我找难民问了问,说燕京城来了个大官儿,还带来不少的兵马和百姓,人吃马喂,消耗甚巨。郭药师和王太守为了安置这批人,只能将燕京周边更多的百姓赶走。”</p>

“大官儿?什么大官儿,去,把时迁叫来!”</p>

……</p>

掌管情报工作的时迁,将最新消息告知梁山高层。</p>

伴随着种种消息的汇总,王小飞弄清了此次事件的来龙去脉。</p>

宋金合作灭辽之后,对胜利果实进行了划分。</p>

燕云十六州被一分为二,云州被金国收入囊中,燕京地区则再次成为中原王朝的领土。</p>

而在燕京地区以东,还有一片地方,分属三个州,即为营州、平州、滦州。</p>

过了营平滦三州,即为金国的核心区域。</p>

黄色箭头所指,就是营州的地域</p>

如果金国能占据这三州,相当于掌握了从东北进入华北的通道。</p>

反之,如果宋朝拿到三州之地,金国想攻打北京,只有翻越阴山山脉这一个选择。</p>

所以营州、平州、滦州的归属,成为两国之间新的斗争焦点。</p>

……</p>

营平滦地区的长官叫做张觉,此人以前是辽国的官员,金兵打来以后,立即率众投降。</p>

所以按道理来讲,营平滦三州,目前是金国的地盘。</p>

只是张觉这个人,心思比较活跃。</p>

他比来比去,总觉得宋朝比金国强,而且自己是汉人,还是投了中原王朝比较好。</p>

心动不如行动,张觉一边领着金国的工资,一边与北宋眉来眼去。</p>

脚踩两只船,迟早是要出事。</p>

金国人也不傻,发现张觉这个二五仔之后,出于国家安全方面的考虑,果断派兵来攻。</p>

张觉也不是草包,他指挥士卒,据城固守,愣是把金兵给赶跑了。</p>

如此一来,张觉名声大噪,变成了奇货可居的人物。</p>

在这个时代,金军的实力无疑最强,能与这帮人斗得有来有回,张觉的能力毋庸置疑。</p>

正因为此,北宋开始变得主动,加大了对张觉势力的资助。</p>

张觉也是投桃报李,煽动金国境内的汉人百姓向南迁徙,投入中原的怀抱。</p>

梁山治下难民数量的增多,也有张觉这厮煽动的原因在里面。</p>

面对敌人赞助反对派武装、蛊惑国家公民的帝国主义行径,完颜吴乞买恼羞成怒,直接派出得力大将完颜宗望,对张觉下了死手。</p>

完颜宗望乃当世良将,三下五除二,张觉手中的六万余兵马就被杀得丢盔弃甲。</p>

无奈之下,张觉只能弃城而逃,投奔驻守燕京的郭药师。</p>

……</p>

金兵重新占据营平滦三州之后,对当地的汉人百姓,进行了武装洗劫。</p>

老百姓实在没办法,但凡能跑得动的,都开始往南边跑。</p>

张觉心中有愧,便央求郭药师,给这些百姓一条活路。</p>

老郭现在混得不错,大包大揽地答应下来。</p>

难民朋友们不要慌,燕京地区欢迎您!</p>

但资源终究是有限的,要安置脱北者,原住民就得腾地方,不然根本没法弄。</p>

如此一来,燕京附近的百姓被逼无奈,只能扶老携幼,往更南边跑。</p>

占据山东之地的梁山好汉,则成了此次事件的冤大头。</p>

……</p>

听完时迁讲述的情报,王小飞知道,两宋之交着名的“张觉事件”,终于发生了。</p>

这也算是宋金之间的战争导火索之一。</p>

与以往金国的咄咄逼人不同,单论张觉事件,北宋这次并不占理。</p>

但营平滦三州的战略地位在那里摆着,不讲理就不讲理。</p>

为了国家安全,面子道理啥的都得靠边站。</p>

天授不予,反受其咎的道理,谁都懂。</p>

只可惜在金国人强大的军力面前,北宋再一次损失惨重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