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廷里面,没有奸臣!</p>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/p>
“大胆狂徒,无耻匪类!来人呐,给杂家拖下去,砍了!”</p>
孙安拔出刀子:“哪个敢来杀我!”</p>
到底是混过江湖的,身上的煞气散发出来,底下的士兵,不敢动手。</p>
邬梨也拔出刀来:“他奶奶的,连军粮都没有,打发叫花子呐?就这个待遇,还指望老子给你打仗?做你娘的春秋大梦!老孙,咱们走!”</p>
两人的动作十分麻利,迅速回营点起兵马,直接返回河北老家。</p>
看样子,早就商量好了。</p>
……</p>
童贯炸毛了,指着韩世忠的鼻子,破口大骂。</p>
“韩五,你这个混账东西!叫你去做监军,怎么搞成了现在这个样子?”</p>
韩世忠委屈的很,却又不敢声张,只好乖乖挨骂。</p>
童贯连着骂了大半个时辰,口干舌燥。</p>
骂累了,也就不骂了。</p>
就在童贯想休息一会儿的时候,通讯兵慌慌张张地跑来。</p>
“禀大帅,您派到燕京城的使者,被砍下脑袋,送了回来!”</p>
“什么?辽狗这是不想活了?好,好得很!告诉种师道,叫他立即动手!”</p>
……</p>
种师道率军驻扎在白沟,这里也是宋辽两国的国境线。</p>
得了童贯的军令,种师道虽然很不情愿,但还是命令士兵,跨过了白沟。</p>
随着军令一齐过来的,还有刘宗吉。</p>
这个刘宗吉,原本是生活在燕京地区的汉族人。</p>
见辽国大势已去,便投靠了童贯,天天给童贯洗脑。</p>
辽狗们不行啦,咱们赶紧打过去吧!</p>
眼看宋军终于要动手了,刘宗吉大喜过望,便自告奋勇,来到种师道这边,想给大军做个向导。</p>
作为经验丰富的老将,种师道觉得,这个姓刘的,绝对是个祸害。</p>
“刘大人忠君爱国,真是天日可鉴。这样吧,我的前锋部队正在渡河,不妨请刘大人前去指点一番,可好?”</p>
此等良机,刘宗吉自然是求之不得,屁颠屁颠去了。</p>
前锋部队的指挥官,是裨将姚平仲。</p>
他们渡河的地点,名叫蓝沟甸。</p>
刘宗吉赶到后,立即与姚平仲攀谈起来,增进感情。</p>
“姚将军,燕京的辽兵只有数万,其中能打的,只有萧干手中的八百铁骑,剩下的都是草包!”</p>
姚平仲对此将信将疑:“此言当真?”</p>
“害,俺老刘天天在辽国的军营里面转悠,他们的事儿,俺门儿清!”</p>
就在刘宗吉吹牛的当口,附近埋伏多时的辽军骑兵,突然扑杀过来!</p>
领兵者并非萧干,而是耶律大石。</p>
这伙骑兵也并非铁骑,就是普普通通的轻骑兵。</p>
可就是这样的配置,照样把宋军杀得屁滚尿流,哭爹喊娘!</p>
……</p>
姚平仲察觉到了危险,立即做出果断处置。</p>
“情况不妙,停止渡河,撤兵!”</p>
命令下达后,扭头便跑,根本不管手下将士的死活。</p>
刘宗吉直接懵逼,这还没打呢,您就跑了?</p>
不行,看这副模样,宋兵恐怕都是草包,根本挡不住辽军的怒火,俺老刘也得赶紧逃命。</p>
刚奔出十几米,契丹人的马队就冲了过来。</p>
某辽军士兵的铜锤挥过,刘宗吉的脑袋,当场开了瓤。</p>
没来得及逃跑的宋兵,遭到屠杀。</p>
其凄惨景象,与老刘相比,有过之而无不及。</p>
前锋部队的一大半,都被辽军收割了性命。</p>
打完了这一仗,耶律大石的信心,被养了出来。</p>
一百年前,宋军被我辽国杀得屁滚尿流。</p>
一百年后,宋军还是老样子,只知道逃跑,无法组织有效的反击。</p>
狼行千里吃肉,狗行千里吃屎。</p>
别说二十万了,就是百万大军开来,又有何惧?</p>
……</p>
……</p>
姚平仲战败的消息传来,种师道立即下令停止前进。</p>
稳住阵脚的同时,也将消息传递给童贯,令其拿个主意。</p>
追赶过来的耶律大石,见种师道军容齐整,不易拿下,便撤了回去。</p>
宋辽大战的第一次交锋,就这样结束了。</p>
……</p>
童贯得到军报,不由得心里发慌。</p>
不是说辽军很弱吗?为什么千余人的马队,就冲散了宋军数万?</p>
这不科学,很不科学。</p>
莫非是假消息?</p>
派出探子,侦查一番后,给出结论:种师道没有说谎,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。</p>
接下来咋办,要接着打吗?</p>
童贯陷入了沉思。</p>
……</p>
说实话,辽军确实不比当年,辽国的国力,也衰弱到了一定程度。</p>
问题是,宋军的衰弱速度,比辽军更胜一筹。</p>
再加上统治阶层对于战争的投机心理,让情况雪上加霜。</p>
从当时的情形来看,以宋徽宗为首的北宋高层,对北方的这场混战,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。</p>
他们试图用最小的代价,收获最多的土地,这才有了宋金两国的海上之盟。</p>
至于说怎么打,打下来的地盘能不能守得住,燕云之地的百姓生活如何保障。</p>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