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9章 辽国求和(2 / 2)

江南的方腊,更是尾大不掉。</p>

虽然说,攘外必须安内。</p>

但内部的敌人太强,收拾不了,就算了。</p>

朝廷已经开始摆烂了。</p>

……</p>

地盘扩大,自然是一件好事。</p>

但要将广大民众纳入管辖,使其认可梁山的统治,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。</p>

好在梁山的拳头,是真的硬。</p>

地方上的土豪劣绅,凡有不听话的举动,直接出手制裁。</p>

对于肯配合的地主和士绅,则予以政策上的宽大处置。</p>

恩威并施之下,局势终于稳定下来。</p>

王小飞觉得,终于可以歇一歇了。</p>

可信天游送来的军报,又让他的脑袋活动起来。</p>

北宋朝廷,终于要开启伐辽的大战。</p>

这也意味着,中原大地,即将迎来一场大乱。</p>

帝国北境,凛冬将至!</p>

……</p>

王小飞召集诸将议事。</p>

吴用轻摇羽扇:“咱们的好邻居田虎,居然派了三万人,也去凑这个热闹。”</p>

时迁道:“不过是一万多老弱病残而已。领兵的将领是屠龙手孙安,还有朝廷的监军韩世忠。”</p>

王小飞搓搓手,上述两员猛将,可谓是一时之选。</p>

要是能将其纳入麾下,可就占了大便宜了。</p>

鲁智深道:“咱们呢?要不要也掺上一手?”</p>

王小飞道:“暂时不急,让卢员外和林教头在北方盯着便是。咱们现在的任务,是打下整个山东!至于后面的形势,等朝廷和辽国打完再说吧。”</p>

说起来,梁山在北方的投入,也是挺大的。</p>

除了卢俊义与林冲之外,花荣、徐宁、张清、董平等大将,也被派到了北地草原。</p>

现在宋、金、辽的争夺,纷乱不已。</p>

各路玩家,都参与到这场战争中来,试图分一杯羹。</p>

王小飞给卢、林二人去信,令其相机行事,以保存自身实力为要。</p>

……</p>

韩世忠、孙安、邬梨、岳飞、刘光世等人,带着一万三千兵马,北上与童贯大军汇合。</p>

一路上,孙安麾下的喽啰们,跑的跑,溜的溜,三天之后,只剩七千余人。</p>

对于这种现象,韩世忠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毕竟不是自己的嫡系部队,就随他去罢。</p>

岳飞到底是年轻气盛,曾多次就逃兵问题,与孙安进行友好对话。</p>

孙安不服,俩人差点儿打起来。</p>

最后是韩世忠出面当了和事佬,此事方才平息。</p>

……</p>

经过十天的行军,终于抵达了大军的驻地——雄州。</p>

到地方后,韩世忠和刘光世找到刘延庆,了解情况。</p>

刘延庆此番担任后军主将,掌管四万余兵力。</p>

见面后,刘光世发现,自己老爹的情绪,比较低落。</p>

“爹,这是咋了,愁眉苦脸的。”</p>

刘延庆叹口气:“军中给养不够,士气低落,这个仗,没法打呀!”</p>

韩世忠很是诧异:“怎会如此?如此大战,枢密院怎会短了钱粮?”</p>

刘延庆道:“枢密院?你也不想想,枢密院的老大是谁。童贯这厮真是太狠了,前脚从国库里领了军饷,后脚就派人运回了自己家里。这还不算绝的,他还晓谕行军沿途的各州道府,备好大军所用的钱粮,每到一地,便接收一地。好嘛,打一回仗,发两回财!”</p>

刘光世道:“爹,那该咋办呐?”</p>

刘延庆愤然道:“还能咋办?凉拌!光世,你是咱家老大,这回跟辽人开战,可得把招子放亮了,要是哪里不对,就赶紧往回跑,一定要跑得比兔子还快,你的明白?”</p>

“这不是当逃兵吗?”</p>

“那也比丢了性命强!”</p>

……</p>

韩世忠找来军中故旧,略一打听,就知道老领导所言非虚。</p>

各部兵将手中,啥都没有,只能饿着肚子,跑到老百姓家里去抢粮食。</p>

附近的百姓,苦不堪言。</p>

这样的队伍,能指着他们打胜仗?</p>

童贯心里,到底是咋想的?</p>

……</p>

殊不知,童贯此时的心情,相当的不错。</p>

那是因为,此战必胜!</p>

而且不用耗费一兵一卒!</p>

只要俺老童往阵前一站,辽军就会立即献城投降!</p>

……</p>

童贯为何会如此自信?</p>

因为宋军的对手——辽国,现在的处境颇为不妙。</p>

金兵的攻势宛若下山猛虎,短时间内就将辽国的五座都城,打下来四个。</p>

之所以没有立即发兵燕京,是因为当初与北宋订立的盟约在约束他们。</p>

辽国的天祚皇帝耶律延禧,此刻正在自家的国土上夺命狂飙,其身后是凶狠的女真骑兵。</p>

在这种情况下,燕京留守大臣李处温,为了自保,联合耶律大石、萧干、左企弓等人,拥戴魏王耶律淳称帝,改元建福,号天锡皇帝,史称北辽。</p>

北辽刚刚建立,还没有满月,宋朝军队就压了上来。</p>

二十万大军直逼燕京,耶律淳表示压力山大。</p>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