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样下定决心后,义行将这本书的其它部分也挑喜欢的部分匆匆看了一遍。</p>
果然,书里最有趣的那些部分,基本都和旅途有关。</p>
这位作者非常擅长描写路上的那些趣闻。</p>
而且,这位经常旅行的人,居然也是晕船的。</p>
义行对此有点意外,随后想了想,便觉得也没什么奇怪的了。</p>
毕竟又没人规定经常出海旅行的人就不可以晕船。而且晕着晕着,应该就多少习惯点了。</p>
义行觉得,大部分人应该都是晕船的。</p>
至少,第一次坐船会晕到呕吐的人,绝对不在少数。</p>
他虽然没坐船出过海、只坐过公园那种小船,但已经可以预计自己会晕船了。</p>
即便是再强的人,在这种会吃瘪的地方,都有可能和普通人一样的。</p>
比如,师父那么强,就也会晕船——甚至车也晕。</p>
这就让义行觉得很有趣了。</p>
因为师父是会开车的。</p>
他声称自己开车时不会晕,但坐车就会晕得很夸张,已经晕到了足够把肠子吐出来的地步。</p>
义行觉得这样的比喻的确已经不能再夸张了,而且还相当有味道。</p>
他已经开始想象在吐的过程中可能满嗓子都是屎的场面了。</p>
至于为什么开车不会晕,单纯坐车会,其实义行觉得,可能和注意力是否被转移有关系。</p>
开车的时候,自身精力是十分集中的,眩晕的反应自然就被屏蔽了。</p>
这就好像看着运动视频的时候可能犯困,但真的自己上场运动时基本上就能精神得不得了一样——当然,他只有单人运动的经验就是了。</p>
总而言之,这本书有关旅行过程的所有内容,其实都比不上和食物有关的部分那么吸引义行的眼球。</p>
甚至,他看着看着都觉得饿了起来,肚子也发出了对他人相当失礼的叫声。</p>
这传染性和打哈欠似乎是一样的。</p>
只要房间里有一个人开始打哈欠,那么其他人都可能会受其影响,纷纷打起哈欠。</p>
所以,义行肚子咕咕叫的声音,很快便引发了一场没有言语的骚动。</p>
附近读书的顾客,肚子都一个接一个的响了起来。</p>
每个人都装得面无表情,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般。</p>
反而搞得义行有点尴尬。</p>
哎……</p>
这个时候,如果是大小姐他们在,那听到我肚子响了以后,会说什么呢?</p>
大概会到饭点了,一起吃饭之类的吧……</p>
如果有人带了零食,还会给我吃点。</p>
义行一想到这里,就伤感了起来。</p>
一方面是怀念同伴。</p>
一方面是觉得中午为了省钱又是只能吃那干巴巴的老几样。</p>
咸鱼咸肉还好点。</p>
只是咸了点,味道虽然不好吃但也就那样,没什么特别的。</p>
唯独那个面包和炒米,他实在是吃得要吐了。</p></div> </div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