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7章 回归正轨(1 / 2)

清晨的阳光洒在付家大宅的青石板上,庭院里的草木经过精心打理,透着勃勃生机。议事堂内,佟欣一身素色衣裙,目光沉静地看着下方站立的几位精锐管事。“白家遭此大难,家园残破,”她声音不高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,“抽调咱们府里三成的工匠和护卫,带上足够的木料、砖石,即刻出发。”</p>

“是!”几位管事齐声应道,转身快步离去。很快,付家的训练场上传来整齐的脚步声,精锐护卫们迅速集结,身着统一的劲装,背着工具和行囊,眼神坚毅。工匠们也推着装满物资的板车,在庭院中列队。</p>

队伍出发时,佟欣站在门口相送。阳光照在她身上,仿佛为她镀上了一层金边。护卫队的头领走到她面前,抱拳行礼:“夫人放心,我等定不辱使命,助白家早日重建家园。”佟欣微微点头:“路上小心,务必保护好大家的安全。”</p>

队伍浩浩荡荡地离开了付家大宅,朝着白家所在的方向走去。街道上的行人看到这支装备精良、纪律严明的队伍,纷纷驻足观望。有人认出这是付家的人,不禁感叹:“付家这是要帮白家重建啊,真是仁义之举。”</p>

队伍渐行渐远,扬起的尘土在阳光下慢慢消散。佟欣站在门口,望着队伍消失的方向,心中暗道:付家能有今日的平静,离不开各方的支持。如今白家有难,伸出援手是应该的。她转身回到府中,继续处理府里的事务,脸上带着一丝欣慰的笑容。付家的发展,不仅仅是自身的强大,更是要与周边邻里和睦相处,共同繁荣。</p>

极东之地的风雪似乎都带着铁锈味。白家昔日巍峨的府邸如今只剩断壁残垣,焦黑的木梁在寒风中发出呜咽。付家的队伍却像一股暖流,破开这肃杀的景象——数百名工匠民夫在冻土上搭起营帐,精良的建材从马车上卸下,连带着粮食、药材,甚至还有几位来自中原的名医,源源不断地涌入这片废墟。</p>

付家少主付云峥站在白家临时搭建的木屋前,看着白老爷子枯槁的手紧紧攥着他送来的暖炉,浑浊的眼睛里水光闪动。"付贤侄,大恩......"老人声音哽咽。</p>

付云峥微微一笑,笑容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:"白老言重了,唇亡齿寒的道理,付家还是懂的。只是这重建之事,耗费甚巨,家父已命我在此督办。"他顿了顿,目光扫过远处自家护卫营地里飘扬的玄色旗帜,那些护卫腰间的佩刀在雪光下泛着冷芒,"工匠们都是南方来的,怕是对极东的风土不熟,白府的旧部若有空,不妨多指点一二。"</p>

白老爷子身体一僵,握着暖炉的手不自觉收紧。他明白,这哪里是指点,分明是付家借着重建的由头,将人手、资源、乃至眼线,都堂而皇之地插进了白家的根基里。极东之地的各大部族首领这几日都派了人来打探,看着付家雷厉风行的架势,谁还敢小觑?谁还敢再打白家的主意?可这代价,是白家从此以后,怕是再也难以挺直腰杆了。</p>

风雪依旧,只是那呜咽声里,似乎多了几分新的秩序——付家的秩序。付云峥望着远处正在清理地基的工匠,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察的弧度。极东的冰原,是时候,该换上新的主人了。</p>

晨雾未散时,付家坞的吊桥缓缓放下。三百余名付家族人列成三队,青黑色劲装外罩着兽首图腾的披风,腰间悬着制式弯刀。领头的付猛接过佟家使者递来的鎏金令牌,令牌上"佟"字纹路在晨光中泛着冷光。</p>

"坞内老弱已安置妥当。"他粗粝的手掌摩挲着令牌边缘,目光扫过身后扛着农具与兵器的族人,"只是这黑松林北麓......"</p>

"佟主母言明,新地三年不缴粮,"使者打断他,展开羊皮地图,"此处有温泉与盐矿,需得守住那处隘口。"地图上朱砂圈出的山谷正冒着热气,付猛注意到使者袖口绣着的银线暗纹——那是佟家亲卫的标记。</p>

队伍启程时,百名精壮男子在前开路,妇孺用藤筐背着谷种与药草紧随其后。付猛的幼子攥着青铜哨子跑在队尾,母亲将他抱上驮满陶罐的矮马,陶罐里腌着的腊肉正随着马蹄声轻轻晃动。</p>

当第一缕阳光刺破晨雾,这支未沾染杨家血脉的付家支脉已消失在山道尽头。他们的兽首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,像一群即将撕开密林的狼。</p>

佟欣立于六合山巅,素手轻扬:"限三月内,将此平原化为万顷灵田。"</p>

数十名付家修士轰然应诺,青色法袍在风中猎猎作响。练气中期的修士们御使耕犁法器,金色犁尖划破黑土,翻卷的泥浪中不时跃起几尾受惊的灵鱼。有人袖中飞出赤红法诀,眨眼间将顽石枯草化为飞灰;有人布下聚灵阵盘,淡青色灵光如流水般渗入新翻的田垄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