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 第146页 桂花糕(1 / 2)

仙战真爽 小皮卡128G 4072 字 2个月前

玄天宗的弟子们跟“回娘家”似的,最近往星枢跑的频率比自家巡山还勤。早上天刚亮,传送阵光门“嗡”地亮了,</p>

先钻出来个扎着绿头巾的小师弟,背着个竹篓,里面装着玄天宗膳堂新蒸的灵米糕,一落地就喊:“西施姐姐!我带了咱宗门的桂花糕,换你一碗牛肉面呗?”</p>

西施正在揉面,闻言回头,铁面杖往案板上一磕:“放那儿吧!牛肉面给你多加两勺牛肉——上次教你的抻面手法练了没?再揉不匀面团,下次换你给我洗锅!”</p>

小师弟吐吐舌头,赶紧把竹篓递过去,蹲在旁边看她抻面。西施的面条在手里“啪嗒啪嗒”甩,跟玩杂技似的,转眼就变成细细的银丝,下到锅里“咕嘟”冒泡。小师弟看得眼睛发直,手里的小本本记个不停:“面要醒半个时辰,揉的时候得顺着力道转,甩面时胳膊要像打太极……”</p>

旁边的李大嘴听见了,举着酱锅凑过来:“啥太极?揉面就是揉面,使劲揉!揉到能粘住苍蝇才算好!”说着舀了勺酱汁,“尝尝?昨天加了你们玄天宗的清灵草,不那么咸了。”</p>

小师弟赶紧尝了口,咂咂嘴:“比上次的香!李大嘴师傅,您这酱能给我灌点不?回去给我娘尝尝。”</p>

“拿灵米糕换!”李大嘴笑得眼睛眯成缝,“一篓糕换一罐酱,划算!”</p>

不光是吃的,两宗的“技术交流”也越来越实在。玄天宗的丹药房长老带了三个徒弟来,天天泡在蓝婆婆的药楼,跟着老郎中学“药渣再利用”。</p>

“你看这炼废的解毒丹渣,”老郎中指着竹筐里的灰渣,“加两味温性草药,熬成药膏,治蚊虫叮咬特管用,比扔了强多了。”</p>

玄天宗的大徒弟皱着眉:“可……丹药讲究纯粹,渣子里有杂质……”</p>

蓝婆婆在旁边翻着药草,阴阳怪气地说:“杂质?凡人受伤哪用得着纯丹?能止痒止痛就是好东西——你们玄天宗的架子,比药篓子还沉。”</p>

大徒弟脸一红,没敢顶嘴,却悄悄拿起药膏往自己被蚊子咬的包上抹。没一会儿,痒劲儿真消了,他赶紧掏出本子记:“废丹渣+温性草=止痒膏,成本低,适合凡人……”</p>

炼器坊更热闹。李三锤光着膀子打铁,旁边站着玄天宗的铸器长老,俩人手里都举着铁胚子,你敲一下我敲一下,比谁打的铁更结实。</p>

“你这锤法太死,”李三锤指着长老打的铁胚,“光使劲儿不行,得顺着铁的纹路走,你看这儿,稍微偏半寸,韧性就出来了。”</p>

铸器长老不服气,抡起锤子“哐当”砸了一下:“我这是‘玄铁锻金法’,讲究灵力灌注,比你这蛮力敲打的结实!”</p>

俩人正吵着,林风拎着把新匕首进来了——这是李三用玄天宗的玄星铁打的,刃口泛着蓝光。“试试这个,”林风把匕首递给铸器长老,“李三师傅加了星枢的‘柔纹’,你劈劈那块玄铁矿试试。”</p>

长老接过匕首,运起灵力往矿石上劈,匕首没像往常那样“硬碰硬”,反而顺着矿石的裂纹滑了一下,“咔嚓”一声,矿石从中间裂开,断面整整齐齐。长老愣了愣,摸着匕首刃口:“这……这比硬劈省一半灵力……”</p>

李三锤叉着腰笑:“学着点!打铁跟过日子一样,光硬不行,得有软劲儿托着。”</p>

种地的阿牛和周老农也没闲着。俩人在星枢的灵田里搭了个“试验棚”,一半种玄天宗的“九转灵谷”,一半种星枢的“耐寒灵麦”,中间还试着混种,看能不能长出“又快又耐寒”的新品种。</p>

“你看这混种的,”阿牛蹲在田里,扒开土看根须,“灵谷的根能吸灵力,灵麦的根能抗冻,凑一起长得真不赖!”</p>

周老农捋着胡子,看着绿油油的麦苗笑:“等秋收了,送点给玄天宗的膳堂,让他们也尝尝——以前总觉得灵谷就得纯着种,现在才知道,掺着来更有奔头。”</p>

旁边的小弟子们蹲在田埂上,有的学阿牛用手拔草,有的学周老农画灵渠阵纹,手里的小铲子“叮叮当当”敲着土块,倒比打坐练剑热闹多了。</p>

傍晚的寒玉峰,成了两宗女弟子的“秘密基地”。凌霜正教玄天宗的女弟子凝冰箭,阿雪在旁边帮忙递冰棱,小铃铛则缠着人家教她“流云剑法”。</p>

“手腕要松,”玄天宗的女弟子握着小铃铛的手,教她转剑花,“像云飘一样,别使劲攥着。”</p>

小铃铛学得认真,剑穗在手里转得“呼呼”响,突然手一歪,剑差点掉地上,吓得她吐舌头。凌霜在旁边看得直皱眉,却没像往常那样批评,反而说:“再练十遍,练完了去食堂领桃花糕。”</p>

女弟子们都笑了——谁都知道,凌霜嘴上冷,心里比谁都护着小铃铛。有个玄天宗的女弟子忍不住问:“凌霜仙子,您的冰系法术那么厉害,是不是从小就天天练?”</p>

凌霜正在擦剑,闻言顿了顿:“以前在霜冻荒原,不练会冻死。”</p>

女弟子们没再问,却悄悄把自己带的暖手宝塞给阿雪——阿雪的手总冻得通红。阿雪捏着暖手宝,心里暖暖的,抬头看见凌霜正看着她们,嘴角好像翘了一下,又好像没有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