灵山。</p>
佛光依旧璀璨光明。</p>
然而,大雷音寺中,气氛凝重。</p>
普贤菩萨被大唐抢走宝象国香火信仰一事,让灵山诸佛菩萨大为警惕。</p>
大乘佛法,以普度众生为修行。</p>
香火信仰越多,越能化解自身因果,对于修来世的灵山诸佛,就等于是修行本身。</p>
被夺走香火信仰,就等于夺了他们的机缘。</p>
如何不怕?</p>
弥勒佛祖沉默半晌后,看向燃灯古佛道:“还需要燃灯古佛拿出一个章程。”</p>
反正师兄离开时,把灵山交给了燃灯。</p>
既然如此,那他就不操心了,让燃灯去头疼吧。</p>
燃灯古佛:……</p>
他拿章程,他能拿什么章程呢?</p>
打又打不过,现在连香火信仰也抢不过。</p>
这日子怎么过?</p>
但显然,他又必须开口。</p>
他手作莲花势,道:“文殊,传本尊法旨。”</p>
“从乌鸡国后,各国,各邦,各城邑皆施以大乘度化。”</p>
众佛菩萨脸色齐齐一变,但随即就明白了燃灯古佛的用意。</p>
西方度化,分为小乘与大乘。</p>
小乘度化,还可以保留自我,如此产生的香火信仰会更多。</p>
在正常情况下,灵山对于治下生灵,皆以小乘度化。</p>
只是小乘度化会有缺陷,遇到重大变故,就会有叛变的可能。</p>
就比如此记得的宝象国。</p>
大乘度化,则会直接抹去信众自我,让其成为彻底的佛子佛徒。</p>
这样一来,被大乘度化的信众绝不可能背叛,但产生的香火信仰会日趋减少,最终不堪大用。</p>
到最后,这些被大乘度化的信众,只能归于灵山,融入佛光之中。</p>
所以只有特殊情况下,灵山才会对治下生灵,使用大乘度化。</p>
现在,就是那个特殊情况。</p>
治下的信众死了不怕,只要信仰的土地没有改变,那就可以很快重塑信仰。</p>
像是宝象国那样,完全背叛,连信仰土地都失去的情况。</p>
才是灵山诸佛菩萨,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。</p>
文殊菩萨脸色有几分难看。</p>
乌鸡国就是他的地盘,要是开始大乘度化后,那他的香火信仰也要开始流失。</p>
但这总比普贤完全失去得好。</p>
他双手合十,恭声道:“弟子领法旨。”</p>
燃灯古佛又看向观音菩萨,道:“观自在,取经人接下来会经过平顶山。”</p>
“务必要在那里拖住取经人,给后面赢得时间。”</p>
大乘度化需要时间,如果太过猛烈,会直接把生灵度化成佛光。</p>
观音菩萨面无表情地道:“弟子领法旨。”</p>
很快。</p>
观音菩萨和文殊菩萨就驾起祥云莲台,离开了灵山。</p>
燃灯古佛则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,面容古拙,让谁也看不出他真正的心思。</p>
而对燃灯古佛来说。</p>
他的用意很简单,就一个字:拖。</p>
打人王肯定打不过,所以干脆就拖,拖到药师琉璃佛回来,或者是圣人降下法旨。</p>
他就不信,真拖到取经人都到灵山脚下了,圣人还会一点反应也没有。</p>
圣人建立这么大的灵山基业,总不能说不要,就不要吧?</p>
……</p>
金胎两部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