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楚国围了宋国国都,开启命定的睢阳围城战时。</p>
人间。</p>
却趁着七国之乱时,稳步发展。</p>
九间殿上。</p>
武庚看向群臣,道:“诸公,如今我人间经过二十年的扫盲。”</p>
“已让人间七成百姓识字,这是一场功绩,也是一场全新的考验。”</p>
他想了想父王给自己下的新令,有些无奈。</p>
他隐隐记得,当初他是想成为一个大将军,为父王驰骋沙场,为国征战来着。</p>
然而,突然,他就成了监国。</p>
本以为这监国只需要坐一阵子。</p>
结果,坐上来后,父王就不让他下来了。</p>
“为父是昏君。知道何为昏君吗?上朝?我一个昏君上什么朝?你去。”</p>
“为父乃是昏君,揍儿子的时候,可是会全国直播啊。”</p>
为了不在全国百姓面前丢脸,武庚只能继续监国。</p>
然后,他发现,他离将军的梦想,越来越远了。</p>
一刹那的恍惚之后,武庚才继续看向满殿文武,道:“奉父王旨。”</p>
“从今年六月起,以后每年,都要进行一次全国考校。”</p>
“学子,有学子之考。夫子,有夫子之考。”</p>
“官员,有官员之考。朝臣,有朝臣之考。”</p>
“学子考不中者,重学。夫子考不中者,降束修。”</p>
“官员考不中者,罢官。朝臣考不中者,免职。”</p>
“另,武将,校官,士卒,皆有考核。”</p>
“诸公,还请重视,莫要自误。”</p>
监国殿下话音落下。</p>
九间殿上,落针可闻。</p>
事实上,整个人间,都在这一刻落针可闻。</p>
因为,万像天机鉴,将九间殿中的一切,全国同步放出。</p>
武庚当然知道,这道新令下达之后,会引发怎样的动荡。</p>
但他更清楚,这对人间有百利,就算有些害处,那也不过是一时之痛。</p>
他的声音,在人间传播,道:“此年考,是为了让大家有一个目标,也有一个自省的机会。”</p>
“若有考不中者,也不用灰心,可以再考,也可以换考。”</p>
“夫子有弃笔从戎之心,将军有藏剑教书之意,皆可。”</p>
“父王有旨,人间百姓,团结一心,积极向上,为国为民,余者,万事皆可为,万事皆可不为。”</p>
“此考,为我人间选贤才,为我众生登天高。”</p>
“父王为此赐名:高考!”</p>
他记得,父王说起这“高考”二字时,脸上闪过一丝促狭。</p>
但此刻,他脸上的表情,却无比正经。</p>
话音落下。</p>
天下欢呼。</p>
有睿智博学,富有远见者,已经想明白大王此令,有何用意。</p>
那句“为我人间选贤才,为我众生登天高”到底有着怎样的影响,他们已经隐隐可见。</p>
也有无法理解者,但听大王的话,总是没错。</p>
而在人间芸芸众生中,依然会有一些,露出了不满之色。</p>
这些人,大多极为年轻。</p>
或者说,幼小。</p>
全是四五岁的孩子。</p>
然而,这些孩子的眼中,有着远超他们这个年纪应有的深沉与阴郁。</p>
他们当中的佼佼者,甚至有着与整个人间,都格格不入的气氛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