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利用地形,挖掘“猫耳洞”、“防炮洞”;</p>
如何构筑“t”字形、“u”字形的交通壕,既能有效防备炮火,又能方便部队机动和增援;</p>
如何设置明暗火力点,真假阵地,虚实结合,迷惑敌人。</p>
甚至还有一页,专门画了怎么把几个防炮洞连接起来,形成一个简易的地下坑道网络。</p>
坑道里有休息室,有弹药库,甚至还有一个小小的炊事班,画着一个战士正蹲在里面烧火,头顶上还冒着热气</p>
旁边写着:“让敌人炸我们头顶的山,我们在山底下吃肉喝汤!”</p>
这些图画,线条简单,甚至有些粗糙,但每一个细节都画得清清楚楚,每一个战术要点都标注得明明白白。</p>
配上的文字,更是通俗易懂,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,一看就是出自战士之手,没有半点官样文章的酸腐气。</p>
张浩云和李靖维两个人,越看眼睛瞪得越大,越看呼吸越是急促。</p>
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职业军人,怎么会不明白这薄薄一叠纸的份量!</p>
这哪里是什么“指导意见”?</p>
这分明就是一本专门针对联合国军那变态的“弹药量”而量身定做的保命秘籍!</p>
是一部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战争宝典!</p>
“老林……这……这是你……”张浩云的声音都有些发颤,他抬起头,难以置信地看着林楚生。</p>
他太了解林楚生了,这种超越时代,成体系的战术思想,绝对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能凭空想出来的。</p>
林楚生没有直接回答,只是笑了笑:“我闲着没事,总结了一下咱们在解放战争时期,</p>
一些对付敌人优势炮火的土办法,画出来,让战士们好理解一些。”</p>
这个解释,鬼才信!</p>
李靖维扶了扶眼镜,镜片后的目光里,除了震惊,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狂喜和激动。</p>
他作为参谋长,每天都要面对那份触目惊心的伤亡报告。</p>
他比任何人都清楚,援朝军的伤亡,十有七八都来自于敌人的炮火和空中打击。</p>
他之前愁得头发都快白了,想尽了办法,也只能让部队尽量疏散,尽量隐蔽,效果甚微。</p>
可现在,林楚生拿出的这份东西,却直接从根子上,提出了一个全新的,可操作性极强的解决方案!</p>
“以地御钢!以土克火!”</p>
李靖维喃喃自语,声音里充满了激动,“总司令,您这份东西,要是能全面推广下去,</p>
我们能少死多少好儿郎啊!这……这简直是功德无量!”</p>
“对!功德无量!”张浩云也回过神来,他猛地一拍桌子,把旁边的洪涛吓了一跳,</p>
“老林,你真是咱们的宝贝疙瘩!不行,这东西必须马上印发下去!</p>
要发到每一个连队,每一个班排!让每一个战士都学会怎么挖洞,怎么保命!”</p>
他越说越兴奋,脑子也活泛了起来:“光发下去还不行!咱们得搞个试点,搞个样板!</p>
我看不如这样,咱们在各个军,搞一个‘坑道战术大比武’!</p>
就比谁的工事挖得快,挖得好,挖得最能抗炸!</p>
哪个部队学得好,咱们就给他们记功,给他们奖励!年底评功评模,优先考虑!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