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章 (总第188章)太阳系遗脉的星际共鸣与进阶之路(2 / 2)

日焓的“焓能锚定跃迁”并非凭空设想,背后藏着能量文明对宇宙规则的独特运用。</p>

其核心在于利用自身能量属性与宇宙能量场的深度绑定。</p>

首先是焓能量子共振,日焓自身的高活性量子焓能,可通过频率校准与恒星能量场的稳定量子频率同步,这一步相当于建立了精准的“空间定位系统”,避免跃迁时在宇宙中迷失方向。</p>

其次是能量弦通道的运用,这类通道源于恒星间引力与能量交织形成的“隐性能量弦”,类似理论物理中“宇宙弦”的衍生概念,通道内能量密度高、空间阻力极小,能大幅降低跨星系移动的能耗与时间成本,成为日焓跨星系的“高速路”。</p>

而应对无恒星空域的“临时能量锚点”,本质是将焓能压缩至临界稳定状态,人为制造具有固定量子态的“能量坐标”,锚点间会自发形成短程能量通道,实现“分段式跃迁”。</p>

至于能量形态的优势,则在于规避了实体文明的物理限制。</p>

无需依赖飞船外壳抵御宇宙环境,可直接与游离能量场兼容,既能无视陨石撞击、辐射带等阻碍,还能在移动中吸收沿途游离能量补充自身,实现“边旅行边续航”,完美适配跨星系的长距离移动需求。</p>

日焓的信息接着传来:“可最初咱才二级文明啊!太阳没了之后,那伙强盗早就走远了,有好长一段时间,咱连飞出太阳系都做不到。后来能搞出这种跃迁技术,哪是一蹴而就的?最开始试着攒‘临时能量锚点’,要么刚凝出来就散了,要么坐标定歪了,直接把同伴的能量体往陨石堆里送;后来又琢磨着搭能量弦通道,好几次没找对弦的轨迹,能量刚灌进去就被宇宙乱流冲得没影,还烧得不少日焓的能量场都虚了。前前后后失败了上万次,有的同伴连能量形态都没保住,我们才慢慢摸透了怎么校准频率、怎么稳住锚点,一步一步把这技术给磨出来。”</p>

听着日焓描述跨星系旅行的方式,林轩的量子意识流不自觉地沉了下去,暗自梳理着自己当前的局限。</p>

他很清楚,自己寄宿幻形体的生命形态,眼下根本没法像日焓那样自由穿梭星际。</p>

藏在幻形体内的熵晶石虽是高维文明造物,能无限充能续航,还曾靠自保共振机制成了他的供能核心,可他至今没找到与熵晶石互动的办法。</p>

这颗核心就像被“锁”住的宝库,明明握着无限能量,却没法将其转化为跨星系所需的“跃迁动力”,只能维持幻形体的基础运转。</p>

再加上同样藏在体内的超级电脑量子之芯,它是自己量子意识流的宿主,像“框架”一样托着意识稳定存在,可也成了无形的拘束。</p>

量子之芯的物理硬件限制了意识的自主拓展,没法像日焓那样自主校准宇宙坐标、激活能量通道,一旦脱离现有环境,意识很可能因失去宿主支撑陷入紊乱。</p>

可想到熵晶石的无限潜能,林轩的意识流又泛起一丝期待。</p>

要是有朝一日,自己能破解与熵晶石互动的密钥,让那无限能量真正为己所用,再找到办法摆脱量子之芯对意识的拘束,让量子态意识流能与能量更深度地融合,说不定真能突破现在的局限,像日焓那样实现单体跨星系旅行,不再被眼下的形态困在这片空域里。</p>

102 仇人踪迹与高维文明的阴影</p>

正当林轩思绪万千时,日焓的能量波动骤然变得凌厉,像是太阳冷烬里突然窜起的炽热焰苗,每一缕震颤都裹着蚀骨的恨意:“我们再来说说你遇上的那伙人。没错,他们就是当年亲手毁灭太阳系的执行者!那具榨干太阳的戴森结构体,正是他们的‘杰作’!”</p>

“对他们的恨,我们刻在每一缕焓能里,早就到了不共戴天的地步!”能量波动剧烈起伏,像是在压抑着随时可能爆发的怒火。</p>

“当年他们圈禁太阳、屠戮我们同胞时,多少日焓在能量枯竭前,还在传递‘复仇’的意念。若能有机会,我们恨不得将他们的能量核心碾碎,让他们也尝尝家园被拆、族群濒灭的滋味,用他们的‘残骸’,告慰那些消散在太阳里的同胞!”</p>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