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章 (总第152章)步入四级低等宇宙文明(2 / 2)

232 临时家园的奠基</p>

地球历2815年,联合舰队抵达星图标注的最近一颗资源行星。脱离超高速航道的瞬间,舰桥舷窗便被一片温柔的钴蓝色填满。</p>

这颗无名行星正静静悬浮在星尘带边缘,赤道缠绕着银白色环带,那是亿万年前陨石撞击形成的冰晶尘埃,在恒星照耀下折射出虹彩般的光晕。</p>

“大气成分72氮、26氧,重力系数091,检测到稳定的液态水信号。”rob1号的电子音难得带上一丝柔和。</p>

全息屏上,行星表面的绿色大陆如翡翠镶嵌在蓝海中,白色云团正沿着山脉轮廓缓缓流淌,连风暴都带着慵懒的弧度。</p>

舰队开始下降,穿过电离层时的轻微震颤中,林轩透过舷窗望见更细腻的景致。</p>

大陆上覆盖着羽状植被,叶片在阳光下泛着珍珠母光泽,河流如银色丝带蜿蜒入海,海岸线处的浅滩呈现出梦幻的粉紫色,那是某种发光藻类在潮汐中呼吸。</p>

没有工业污染的痕迹,没有战争留下的疤痕,连空气里都飘着类似地球茉莉与未知花香的混合气息,透过循环系统渗入舰内,让紧绷了数月的神经骤然松弛。</p>

“准备进入同步轨道。”林轩的机械臂轻叩操作台,看着185艘战舰如银色雁群,沿着行星引力场的轨迹缓缓降低高度。</p>

当旗舰“华夏号”的起落架触碰到覆盖着柔软苔藓的地面时,只发出一声极轻的“噗”声,仿佛怕惊扰了这颗星球亿万年的宁静。</p>

舱门开启的瞬间,带着湿润草木气息的风涌了进来,远处林间传来清脆的鸣叫,几只长着半透明翅膀的生物正掠过树冠,在阳光下划出转瞬即逝的光痕。</p>

这颗无名行星,以最温柔的姿态,接纳了这群刚从战火中脱身的远行者。</p>

临时基地建设指令下达的瞬间,十万台智能机器人如银色潮水般从舰队涌出,在无名行星的平原上展开精密协作。</p>

它们以“华夏号”为圆心,在半径五公里的范围内划分出清晰的功能区,金属关节的运转声与行星原生的鸟鸣奇妙地交融在一起。</p>

核心硬件区是建设的重中之重。首批机器人携带的纳米级盾构机钻入地下百米,在岩层中浇筑出蜂巢状的能量储备舱,超导电缆如银色血管延伸至地表,与露天的聚变反应塔相连。</p>

这座塔采用模块化搭建,三小时内便拔地而起,塔身的环形轨道上,等离子体流正沿着卡丘空间拓扑轨迹旋转,为整个基地提供初始能源。</p>

地面上,半圆形的科研穹顶同步成型,外层覆盖着可调节透光率的暗物质晶体,既能抵御行星昼夜温差,又能让自然光充分涌入。</p>

穹顶下的量子计算机阵列已开始运行,蓝光在机柜间流淌,解析着行星的资源分布数据。</p>

采矿与加工区沿着一条富含暗物质晶体的矿脉展开。上千个采矿机器人启动反重力悬浮装置,贴着岩壁游走,高能激光束精准剥离矿石表层,露出内里泛着幽蓝光泽的晶体。</p>

运输机器人组成的传送带如流动的金属河,将矿石送入提纯车间。</p>

这里的分子锻造仪正以01纳秒的脉冲频率轰击原料,剔除杂质后的暗物质被压缩成棱长一米的立方体,交由仓储机器人存入恒温防潮的地下仓库。</p>

更深处的稀有金属矿脉旁,机器人正搭建自动化冶炼炉,炉体的耐火层采用行星原生的硅基岩石混合反物质涂层,能承受超高温冶炼时的能量冲击。</p>

防御与生活设施同步推进。</p>

基地外围,三百个机器人正在埋设引力感应地雷,这些武器与行星磁场共振,形成隐形的防御圈。</p>

内部则划分出居住区,复合材料搭建的宿舍区整齐排列,每个房间都配备了循环供氧系统和温控装置。</p>

最边缘的农业区里,机器人播下从两个文明带来的改良种子,营养液管道如蛛网般覆盖土壤,首批速生蔬菜已冒出嫩芽,为长期驻扎提供食物保障。</p>

当第一缕行星的卫星光芒洒向基地时,这座临时堡垒已初具规模,聚变塔的蓝光与科研穹顶的柔光交相辉映,采矿区的激光束在夜空中划出精准的轨迹,机器人仍在不知疲倦地扩展着基地边界。</p>

地面下,暗物质晶体的储备量已足够支撑四级引擎的三次全力启动。</p>

这座在宁静行星上崛起的钢铁基地,正以惊人的效率,将资源转化为联合舰队的底气。</p>

临时基地的会议室里,金属长桌倒映着穹顶透下的柔和天光,林轩的机械臂在全息星图上轻轻一点,将无名行星的资源分布数据推至众人眼前:“这颗星球的暗物质储量、稀有金属矿脉密度,都比预想的多得多!它绝对能让咱们在这儿站稳脚根。”</p>

他抬眼看向围坐的核心成员,目光在卡列斯、维兰娜、艾丽娅与伊芙身上短暂停留,语气凝重却笃定:“眼下最当紧的是两件事。头一件,得让卡列斯你们几位先把四级低等宇宙文明的基础科学理论给‘弄活’了。而维克斯咱们这些核心科学家,必须赶紧把四大基本力的统一理论、空间织物模型这些四级低等宇宙文明的科学底子吃透,不然往后的研发全是虚的,跟空中楼阁似的。”</p>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