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章 (总第115章)绝境下的建设大调整(2 / 2)

林轩的量子态意识疯狂检索着百万tb的知识库,突然将意识波频率调至与量子共振护盾相同波段。</p>

他的机械手指插入冒着青烟的引擎舱,拆解出的护盾量子矩阵如银色藤蔓般缠绕在碳化钛外壳上,将致命的伽马射线折射重组为跳动的能量数据流。</p>

在他完成这一切时,黎明前的黑暗中,反物质引擎喷口绽放出蓝白色的能量焰。林轩的量子态意识重新注入千疮百孔的机械身躯,破损的光学镜片折射出扭曲的光,机械声发出带着电流杂音的狂笑:"rob1号!咱这儿有了能把时空撕出大口子的‘心肝宝贝’!"</p>

然而,在这疯狂的笑声背后,是他对未来深深的担忧,他不知道这个来之不易的成果,能否真正拯救文明于水火。</p>

213 血色荣光中的性能考验</p>

伽马五号星球二号轨道的测试场上,巨大的环形测试场宛如一座钢铁巨兽盘踞在太空中,中心的测试平台闪烁着幽蓝的光芒,周围分布着密密麻麻的监测设备和防护设施。</p>

林轩亲自坐镇指挥,反物质炮击中护盾后,能量监测屏数字疯狂跳动:护盾能量从58飙升至91,转化效率达873!</p>

但12小时连续攻击后,rob1号急报:"斐波那契螺旋导管金属疲劳,损坏率32!"</p>

看着监测屏上不断恶化的数据,林轩的机械眉头紧锁,他知道,这只是众多挑战中的一个,前方还有更多未知的困难等待着他。</p>

速射炮超距测试中,3000公里外的靶标在量子锚点锁定下无处遁形。12座速射炮齐射时,紫色能量脉冲编织成死亡之网,模拟敌舰护盾03秒内瓦解。</p>

然而,冷却系统在持续射击30秒后宕机,能量转化率骤降20。测试场上空,因能量过载而产生的紫色电弧不断闪烁,仿佛在为这失败的测试而哀鸣。</p>

林轩看着这一切,内心充满了焦虑,他明白,武器系统的每一个缺陷,都可能在未来的战斗中成为致命的弱点。</p>

最震撼的引力波炮测试,直径50公里的天体在空间褶皱中轰然蒸发。周围的星体光线出现扭曲,形成奇异的光晕,测试场附近的太空尘埃被强大的引力波吸引,形成如漩涡般的奇特图案。</p>

但rob1号随即报告:"反物质-暗能量反应堆充能需12个标准地球分钟,超出战术预期!"</p>

林轩握紧拳头,机械关节发出刺耳的摩擦声,他知道,这样的充能时间,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,足以让文明陷入绝境。</p>

伽马五号基地测试场震颤不止,林轩的机械瞳孔映出反物质引擎迸发的蓝白色能量焰。淡紫色的反物质流在轨道中疯狂旋转,虽勉强维持着稳定,却如困兽般不断冲撞磁约束场边界。</p>

警报声中,引擎外壳被伽马射线灼出细密裂纹,纳米修复液喷涌而出填补缺口。尽管推力数据达到理论值的78,但持续泄漏的反物质粒子如同定时炸弹,舱室内的辐射指数正以危险的速度攀升。</p>

林轩的机械手指在操作台疯狂敲击,量子态意识同步进行着上千次模拟修正,沙哑的嘶吼混着电流杂音:“rob1号!记录所有数据!这才刚开始!”</p>

尽管战舰生产线如同狂风暴雨里飘摇的破船,在爆炸轰鸣与故障警报中勉强维持运转,可真正能扭转战局的那个战略杀器,却仍像卡在母腹中迟迟无法降生的婴孩,任凭文明倾注所有心血,依旧不见半点成型的迹象。</p>

林轩望着这混乱的测试场,内心充满了无奈与不甘,他知道,文明的命运,此刻正悬于一线。</p>

214 新的战略绝境</p>

地球历2705年,距离启动“地脉铸剑”计划已过去两个标准地球年,量子之芯投射的进度条如同一把钝刀,反复割着林轩的神经——地脉铸剑计划仅完成46,按此速度,至少还需22年才能竣工,而厄兰蒂斯舰队的逼近已进入11年倒计时。</p>

时间转眼间过去,现实的残酷如冷水浇头。反物质熔炉仅完成了8的拓扑约束结构搭建,128个环形阵列中只有17个能够稳定运行。</p>

地表的拓扑纹路刻蚀进度刚过十分之一,而且由于矿脉的位移,已经完成的区域中有53需要返工。</p>

站在施工现场,看着那些被废弃的工程,林轩的内心充满了苦涩,他知道,每一次返工,都意味着文明离毁灭更近一步。</p>

就说矿脉的动态位移这道坎儿,这些蕴含着7倍普通能源强度的晶体矿脉,每72小时就会因为地质应力而改变位置。施工误差必须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,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</p>

尽管林轩研发出了“量子追踪锚”,通过植入微型量子标记物实时监测矿脉的位置,但仍然有1278台机器人因为定位误差被突然移动的矿脉碾碎,导致了326的工程进度损失。</p>

看着那些破碎的机器人残骸,林轩的意识深处涌起一阵刺痛,他仿佛看到了文明的希望也在一点点破碎。</p>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