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还算好的,至少可以借着远征漠北离开京城偷懒。</p>
朱高炽才是真的难绷,奏折堆积如山,天天忙得脚不沾地,还得给他搞钱支援前线。</p>
朱瞻基看到这里,似乎也明白了自己父亲为什么只当了十个月的皇帝就病逝了。</p>
没有别的原因,就是工作量太大,没时间休息给累死了。</p>
父亲是个胖子,缺乏运动量,身体素质与太祖洪武帝没法比,长此以往,肯定遭不住。</p>
朱棣沉沉道:“朕继位之后,有感于丞相缺位,国家大事处理不过来,于是设立了内阁,让解缙、胡广、杨荣等参与政务,如今看来,内阁远没有朕想象中的那般好。”</p>
原本只要丞相一人,换成内阁多位朝臣参与,权力看似是被分散了,勾心斗角实则更厉害。</p>
别忘了,进入内阁的官员很多背后都有江南士绅的影子。</p>
这些人早已结成一党,同进同退,同声同气。</p>
有丞相时,皇帝面对丞相一人,一对一单挑,占尽优势。</p>
现在换成内阁,多人群殴,组团开炮,皇帝稍微软弱一些,分分钟被揍得连亲妈都认不出来。</p>
更恶心的是,官员人数一多,但凡出了什么问题,责任你推我我推你,每个人都说自己无辜,陷入无休无止的扯皮。</p>
法不责众,皇帝总不能出了事之后,将内阁所有官员都杀了吧?</p>
扯皮推卸责任的人多了,办事效率就会越来越差,最后大明江山不亡在这群人手里才怪。</p>
朱棣真是越想越后怕,痛定思痛道:“废!必须把内阁废掉!”</p>
至于废掉之后,要不要重新恢复丞相制度,朱棣得好好考虑一下。</p>
天幕声音响起。</p>
【丞相之位的缺失,会给皇帝处理政务带来一系列的麻烦。】</p>
【但并不意味着,丞相的存在就是好的。】</p>
【丞相权力太大,随着时间的推移,麻烦只会越来越多。】</p>
【朱绫有鉴于此,发现丞相缺失的危害,登基之后,并没有恢复丞相制度。】</p>
【她当辽东王时就慎重想过这个问题,经过多年苦思,终于让她创立了三权分立。】</p>
【所谓三权分立,就是将行政权、立法权和司法权拆分,内阁掌握行政权,议会掌握立法权,最高法院则负责司法权。】</p>
【这三大部门各自独立行使权力,互不干涉,彼此又相互制衡。】</p>
【值得一说的是,军权从三权剥离出来,自成一权,由皇帝亲自统辖,皇帝既是天下之主,也是最高军事总司令。】</p>
【由此,国家政治体制就形成了皇帝独尊,掌握军权,在皇帝之下,三权分立,相互制衡,各自行权。】</p>
新大明。</p>
“三权分立?妙,妙啊!”</p>
朱元璋两眼放光,抚掌大赞。</p>
喜欢陛下快认错吧,您孙女是千古一帝请大家收藏:陛下快认错吧,您孙女是千古一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/p>
</p>
喜欢陛下快认错吧,您孙女是千古一帝请大家收藏:陛下快认错吧,您孙女是千古一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