难道,当时存在于说明书上的东西,真的要变成现实了吗?</p>
郭爱民慢慢的走出指挥部,看着天空中飞过去的飞机。</p>
笑了笑,瞬间释然。</p>
在飞机进入华夏之前,哪个华夏人会相信有东西能带着人在天上一直飞呢?</p>
而且速度这么快,一小时能飞几百公里。</p>
恐怕,就连创造者本人在创造之初都想不到这玩意能成为战争的必需品。</p>
更是成为了决定战争走向的存在。</p>
所以,导弹这种东西,真的能实现?</p>
或者说,他们的基地,已经开始制造了?</p>
想到这里,郭爱民转过身,看向西方。</p>
那是基地,是他们起家的地方。</p>
晋地有什么?</p>
有离石,这个楚系最重要的研发基地。</p>
至于洼地那边战场,这场将会被世界瞩目的歼灭战,他已经不关注了。</p>
……</p>
与此同时,楚云飞也站在锦州指挥部的院子,遥望晋地。</p>
和郭爱民不同,他对于晋地离石以及苍云岭基地的各种研发进度非常的清楚。</p>
导弹这种东西,阿德那边目前来说研发的有两种。</p>
v1和v2,也就是复仇武器1和复仇武器2,v2的研发时间更长,从36年就开始了。</p>
两种武器都是44年,也就是两年后才开始实战。</p>
v1速度更慢,和这时候的飞机差不多,六百多公里每小时,更容易被拦截,射程二百多公里。</p>
v2就快多了,五千多公里的速度,更快,更猛,只不过造价更高,射程三百二十公里。</p>
(v2的团队被阿美搞去了,部分技术被毛子搞去了,一个奠定了土星火箭,一个发展了r系列导弹,说白了,为冷战的武器和太空竞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)</p>
而这两款导弹,最大的缺点就是零度,误差十公里……</p>
杀伤范围200米,误差10公里,用的是惯性制导。</p>
楚云飞这边的研究,也是基于这两款导弹的详细资料。</p>
基于,说明是还有更多的,更好的。</p>
楚云飞的导弹也有两种。</p>
第一种是普通导弹,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,这种的精度就高多了,误差不到一百米。</p>
射程400公里,速度也能达到五千多公里每小时。</p>
(1马赫=1224千米每小时,感兴趣的自己算。)</p>
还有一种那就牛逼了,舰载导弹,无线电指令+半雷达制导,射程100公里,精度误差50米。</p>
速度两千多公里每小时,可对地对舰。</p>
目前两种导弹的研发也到了最后的阶段,有望能让楚云飞的第一次海战就装备上舰载导弹。</p>
到时候,又是震惊世界的威慑宵小的利器了。</p>
而在阿三那边的舰艇制造,楚云飞也预见性的预留了舰载导弹的发射单元。</p>
到时候安排一些技术牛过去就可以了。</p>
难以想象,在列强知道一直落后的华夏有了这样的大杀器,会是什么反应。</p>
(说实话,这章写的糟糕毁了,我对这些实在一知半解,查资料,从v1-v2,又到r1,最后50年代最早的舰载导弹,各种制导技术的性能,我脑干都麻了。)</p>
(边写边查,各种拆碎了在揉一起,删删改改的,想删了又觉得对不起自己折腾半天,一千字干了一个半小时,这功夫打鬼子起码两章打底了,最后决定还是写简单点吧,越多越错,见谅见谅,求放过。)</p>
(过几天咱在说明一下造船厂,我喜欢这个,掐指一算,时间也差不多了,现在打鬼子打鬼子,打鬼子简单。)</p>
思绪飞转,楚云飞也不是那么在乎最后这一场关于北伐的战争了。</p>
在他的眼里,这场战斗早就没有了悬念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