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8章 京城风云(1 / 2)

三个月,说快也快,眨眼就过去了。</p>

原本所有人都以为两国之间会有一场惊天动地、山河崩裂的大决战。</p>

结果这场所谓的“国战”,结束之平静,简直让人怀疑大元王朝之中是不是全部都是卖国贼了。</p>

曾自诩千年底蕴、疆域辽阔的大元王朝,轰然倒塌,甚至没来得及挣扎两下,就被大鸣王朝一口吞了个干净。</p>

不到一个月,国灭城降,无一寸国土幸免全部沦陷。</p>

最离谱的是,那位高高在上的“国教”佛门,居然在大元国都刚一陷落的第一时间,就麻溜地举手宣布归顺!</p>

紧跟着的,是名声仅次于佛门的丹宗,也立马带头俯首。</p>

一佛一丹,两大王朝修行界顶流纷纷倒戈,剩下那些小门小派、小仙宗和家族势力,就像一群被拔了牙的耗子,连个响都不敢吱。</p>

一场原本万众瞩目的旷世大战,就这么在一片“和气”中悄无声息地收了场,气氛离谱得就像一场细雨悄无声息。</p>

反观大鸣这边,那可是敲锣打鼓,喜从天降。</p>

皇城彻夜灯火通明,百姓披红挂彩,满街都是张嘴就能喝醉的气氛。军中论功行赏,官场也跟着地震级洗牌。</p>

原先那些吃惯了油水、动不动就“老成持重”的老牌权臣们,一个个被端了老窝,连根拔起;紧跟着,皇帝亲信如雨后春笋般迅速上位,整个朝堂进行了一场大洗牌和大清算。</p>

而这次最轰动的清算主角,就是那位原大理寺丞、风头正盛的孟德大人。</p>

本来都快摸到“三公”椅子边了,结果却在朝堂之上,被皇帝亲口点名,一剑封喉。</p>

孟德倒得那叫一个干脆,简直就像藏了十几年的毒疮突然爆开,“噗”一声,全朝堂都闻到了恶臭。</p>

据坊间八卦说,真正掀翻他命运的,是他府邸地下那座封闭十几年的暗牢。</p>

里头藏的,全是他的命门:黑市交易、灵兽走私、人口献祭,甚至还牵扯到了佛门和丹宗的见不得光的勾当。</p>

件件都足以满门抄斩。</p>

而这一系列惊天猛料,正是孟德的“心腹仇敌”内阁大臣严宽亲手呈给皇帝的。</p>

当然,真正的源头,是来自那份严瑾从孟涛手里拿到的手书。</p>

当初严瑾拿到这东西时也曾一度怀疑:孟涛给的到底是不是真的情报?毕竟扳倒的是他亲爹。</p>

可经过反复求证之后,他才终于确定孟涛这次,是下了狠心。</p>

他只是单纯地想让那个毫无人性的父亲,万劫不复。</p>

相比之下,原本应该借着这次“大胜”狠狠捞一把的严宽一党,却反而没怎么沾光。</p>

原因很简单:帝王术太深,朝堂上的平衡才是皇帝最想要看见的。</p>

严宽和孟德本就是他钦定的“狗咬狗”,现在一方倒下了,他才不可能让另一方一家独大。</p>

所以即便严宽此战居功甚伟,也就得到一些口头封赏,实际上也没能在朝堂上更进一步。</p>

而就在这时,京城里又冒出了一则新的流言,像火药桶里蹦出来的火星子,一下就炸开了锅。</p>

严家小公子严瑾,疑似和自家亲爹闹翻了。</p>

有人翻出他“曾前往大元”的旧账,说他是“投敌归来”、“被异教洗脑”,还说严宽当众将他逐出家门。</p>

一时间,“父子不睦”、“小公子疑似背叛家族”、“理念分歧”等等传言,像蟑螂一样满城乱爬,越扒越离谱。</p>

但知情人都明白,这全是严宽自导自演的一出戏。</p>

在权力的牌桌上,感情都是筹码,父子更不过是棋子。</p>

严瑾也很配合地把这场“父子决裂”的戏演得滴水不漏。</p>

他从头到尾都住在皇家书院,半步没踏回严家,更没对外说一句辩解的废话。看起来就像是真的和严宽反目成仇,割袍断义,谁也不欠谁。</p>

一副“我早就不是你儿子了”的态度,让外头那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百姓越传越真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