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6章 鱼塘行李箱案(中)(1 / 2)

鱼塘边的风带着水汽和腐臭交织的诡异气息,吹得警戒线猎猎作响。龙亦瑞蹲在行李箱旁,戴着手套的手指轻轻拂过箱体表面——那是一个银灰色的硬质拉杆箱,边角有明显的磕碰痕迹,箱体上贴着一张模糊的航空公司托运标签,大部分字迹已经被水浸泡得难以辨认,只剩下“上海-”的前缀还能勉强看清。</p>

“箱子品牌是‘路威登’,但看做工和五金件,应该是仿品。”杨媛媛拿着证物袋仔细比对,“拉杆底部有磨损,滚轮上沾着的泥土样本已经取样,初步看含有较多的河泥和腐殖质,和鱼塘周边的土壤成分一致,但滚轮轴承里还卡着一点红色砂砾,可能来自其他地方。”</p>

龙亦瑞点点头,目光转向正在进行细致检验的王奕和徐楚雯。徐楚雯正用镊子小心翼翼地提取人头颈部的残留组织,透明的玻璃培养皿里,几块带着毛囊的皮肤组织泛着不健康的灰绿色。“学姐,颈部切口很平整,边缘有轻微的锯齿状痕迹,像是被锋利的刀具反复切割造成的。”徐楚雯的声音带着专业的冷静,“但切口处没有生活反应,说明是死后被斩首的,这一点可以排除虐杀的可能性,但凶手的残忍程度可见一斑。”</p>

王奕正在给人头拍摄多角度照片,相机的闪光灯在阴沉的天色下格外刺眼。“五颗头颅的面部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,尤其是眼部和口鼻,像是被刻意破坏过。”她指着其中一颗头颅的颧骨位置,“这里有钝器击打痕迹,骨裂呈放射状,但同样没有生活反应,应该是死后为了掩盖身份做的处理。”她顿了顿,拿起放大镜凑近头皮,“不过发现了这个——第三颗头颅的发根处缠着一小截蓝色的丝线,材质像是尼龙,可能来自凶手的衣物或者包裹物。”</p>

此时,郝婧怡带着技术科的警员正在扩大搜索范围。“龙队,鱼塘北岸的芦苇丛里发现了一组可疑足迹!”她的声音从警戒线外传来,“尺码是42码,鞋底花纹是‘耐克’的经典纹路,边缘有沾泥的拖痕,看起来像是拖拽重物留下的,和行李箱的重量吻合。”</p>

龙亦瑞立刻起身赶过去。芦苇丛深处的泥泞地面上,几枚模糊的脚印深陷其中,警员正用石膏进行拓印。“足迹从鱼塘边缘一直延伸到公路边,中间有几次停顿的痕迹。”郝婧怡指着地面上的压痕,“公路边的草丛有被碾压的痕迹,应该是停车的位置,我们正在提取轮胎印,看能不能比对到车型。”</p>

“张昕,朱怡欣,你们去查这个行李箱的来源。”龙亦瑞立刻部署任务,“查近期上海周边的箱包店、二手交易平台,尤其是出售同款仿品的商家,重点排查近一个月的交易记录。郭爽、蒋舒婷,你们负责梳理近一个月上海及周边的女性失踪报案,年龄、体貌特征尽可能与头颅的初步判断吻合,特别是有染发、纹身等特征的。”</p>

“姜杉、林舒晴,你们去走访鱼塘周边的村民和养殖户。”龙亦瑞继续安排,“问问他们最近有没有看到陌生人出现在附近,尤其是傍晚或凌晨时分,有没有听到奇怪的声响或者看到可疑车辆。”</p>

“农燕萍,你跟我去见那三位报案人,再做一次详细笔录。”龙亦瑞最后看向农燕萍,“重点问他们最近几次来钓鱼时,有没有注意到鱼塘的水位变化、水质异常,或者发现过其他奇怪的东西,比如漂浮的垃圾、异常的气味。”</p>

众人领命后迅速行动起来。龙亦瑞和农燕萍回到三位大叔身边时,他们还坐在警车旁的石阶上,脸色依旧有些发白。“师傅们,麻烦再回忆一下,”龙亦瑞递过去一瓶温水,“你们第一次发现这个位置有异常是什么时候?比如有没有看到水面上漂浮过类似箱子的东西,或者钓鱼时感觉水下挂到过重物?”</p>

年纪最大的老王喝了口水压惊,缓缓开口:“我们仨每周都来这儿钓鱼,上周三来的时候还一切正常,没感觉到水下有东西。但昨天来的时候,我记得这个位置的鱼漂总是往下沉,以为是大鱼,结果拉了半天没拉动,当时以为是挂到水草了,就换了个位置……现在想想,那时候可能就已经钩到箱子了!”</p>

“昨天下午大概几点?”农燕萍立刻记录。</p>

“差不多四点多吧,那时候太阳快落山了。”老李补充道,“而且昨天来的时候,好像闻到过一股淡淡的臭味,当时以为是鱼塘里的死鱼,没太在意,现在想想……”他打了个寒颤,没再往下说。</p>

龙亦瑞心中一动:“昨天下午有没有看到其他人在鱼塘附近?比如开车来的陌生人,或者背着大包的人?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