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4章 血色婚礼(下)(1 / 2)

夜色如墨,笼罩着上海市的每一个角落。重案组办公室的灯光却彻夜通明,郑丹妮面前的案情板上,赵虎、张力、李鼠三人的照片被红笔圈出,连接线将他们与婚礼现场的血迹、凶器、监控截图一一串联,唯有“五十万欠款”的疑点仍像一团迷雾,悬在证据链的上空。</p>

“李鼠抓到了?”郑丹妮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,看向推门而入的张昕。张昕将一份审讯笔录放在桌上,脸上带着疲惫却坚定的神色:“在火车发车前五分钟堵住了他,人已经带回看守所。这家伙心理素质差,没审几句就全招了——抢劫不是临时起意,是赵虎早就计划好的。”</p>

郑丹妮猛地坐直身体:“计划好的?他为什么要撒谎?”“李鼠说,赵虎早就查过周明轩的家底,知道他婚礼当天宾客多,肯定有不少现金和贵重物品。”张昕翻开笔录,指着关键处,“所谓的‘逼债’只是借口,真正目的是趁乱抢劫,顺便报复周明轩拖欠工程款。”</p>

“工程款?不是高利贷?”郝婧怡端着两杯热咖啡走进来,将其中一杯递给郑丹妮,“我们查了周明轩公司的合同,半年前确实和赵虎的施工队签过建材供应合同,总金额两百三十万,周明轩只付了一百八十万,还欠五十万尾款没结。”她顿了顿,补充道,“赵虎的施工队因为这笔欠款发不出工资,几个工人还去劳动局投诉过。”</p>

案情的脉络终于清晰,郑丹妮却皱起眉头:“欠工程款可以走法律程序,为什么要闹到持刀抢劫的地步?这里面肯定还有别的事。”她看向桌上的法医报告,“王奕那边有新消息吗?赵虎刀上的第二个人血迹比对出来了吗?”</p>

话音刚落,办公室的电话响起,是王奕打来的。“郑队,血迹比对结果出来了。”王奕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,带着一丝凝重,“赵虎刀上的第二份血迹,属于一个叫孙磊的男人,三个月前报过失踪,至今杳无音讯。”</p>

“失踪人口?”郑丹妮的心猛地一沉,“查孙磊的社会关系,看看他和赵虎、周明轩有没有交集!”郝婧怡立刻在电脑上搜索,很快调出了资料:“孙磊是周明轩公司的前项目经理,三个月前突然失踪,周明轩报的案,说他卷走了公司三十万公款。”</p>

所有线索瞬间拧成一股绳,郑丹妮拿起对讲机:“立刻提审赵虎!问他孙磊的下落!”</p>

审讯室里,白炽灯的光线冰冷刺眼。赵虎坐在审讯椅上,双手被铐在扶手上,面对郑丹妮抛出的问题,他一开始还试图装傻:“孙磊?谁啊?我不认识。”直到郑丹妮将血迹鉴定报告拍在他面前,他的脸色才瞬间变得惨白。</p>

“赵虎,孙磊的血迹为什么会出现在你的刀上?”郑丹妮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,“他失踪前,是不是和你见过面?”赵虎的喉结滚动着,指尖无意识地抠着椅面,沉默了足足十分钟,才终于崩溃般地开口:“他不是我杀的……是他自己找上来的……”</p>

原来,孙磊并非卷款失踪,而是发现了周明轩挪用公司资金、用劣质建材冒充合格产品的秘密。周明轩怕事情败露,给了孙磊三十万封口费,却暗中通知赵虎——孙磊拿着“好处费”跑路了。赵虎本就因工程款被拖欠而恼火,得知孙磊“卷款”后,认定是两人合起伙来骗自己,于是找到孙磊对峙。</p>

“我们在工地仓库吵了起来,他说要去举报周明轩,我怕他把事情闹大,我的工程款更拿不到,就和他打了起来。”赵虎的声音带着哭腔,“我没杀他!就是推搡的时候刀不小心划到了他的胳膊……后来他跑了,我再也没见过他!”</p>

“刀是哪来的?为什么会带刀见他?”郝婧怡追问。“工地上的刀,我本来是想吓唬吓唬他……”赵虎的辩解在证据面前显得苍白无力,“后来听说他失踪了,我怕警察查到我头上,就把刀藏了起来,直到婚礼那天才拿出来用……我真的不知道他去哪了!”</p>

郑丹妮看着他慌乱的眼神,知道他没完全说实话,但现在不是逼问的时候。她走出审讯室,对郝婧怡说:“立刻去周明轩公司和工地仓库勘查,找孙磊失踪前的行踪线索。另外,重新审周明轩,问他孙磊失踪的真相。”</p>

与此同时,医院里,苏晴已经能下床活动。朱怡欣和林舒晴来做笔录时,她正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落叶,婚纱被整齐地叠放在床头柜上,上面的血迹已经凝固成暗红的斑块。“我真的不知道明轩欠了工程款,也不知道什么孙磊。”苏晴的声音很轻,带着深深的疲惫,“他从来没跟我说过公司的事,我以为我们的日子过得很好……”</p>

林舒晴递给她一杯温水:“婚礼前,周明轩有没有什么异常?比如情绪低落,或者和人吵架?”苏晴沉默着回忆,突然抬起头:“有!婚礼前一周,他半夜打电话,语气很凶,好像在和谁吵架,说什么‘钱我会给你,别去公司闹’……我问他怎么了,他说只是和客户有点矛盾。”</p>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/p>

这个细节让案情又添了一层疑云。朱怡欣迅速记录下来,林舒晴则联系技术队:“查周明轩近一个月的通话记录,重点查半夜的陌生号码!”</p>

法医实验室里,王奕正带领韩家乐和徐楚雯对赵虎的刀进行二次检验。“刀上的血迹除了孙磊和周明轩,还有微量的铁锈和混凝土残留,和工地仓库的环境吻合。”王奕用放大镜观察着刀刃,“但切口形态显示,这把刀不仅划伤过人,还砍过坚硬的物体,比如……锁链或者木板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