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 盲眼寻子·蛇探迷局(2 / 2)

沈清然猛地转头,瞳孔里映着她眼角淡青的鳞纹,却没像寻常人那样尖叫。

他盯着她,像是终于抓住了记忆里那团模糊的影子:“你......你是当年救我的青鳞姐姐?“

青檀心口一震。

百年前那个烧得说胡话的小娃,竟还留着半缕清醒的记忆。

她伸出手,腕间银铃轻响:“跟我走。“

破庙后墙的洞被夜风吹得呜呜作响。

青檀推开门时,柳氏的魂魄仍在灯焰里扑腾,像片被雨打湿的蝶。

沈清然突然挣脱她的手,踉跄着跪在供桌前,指尖穿过灯焰去碰柳氏的脸——魂魄触到活人温度的刹那,柳氏浑浊的眼突然有了光:“狗蛋儿?

狗蛋儿的脚腕还疼么?“

“不疼了,阿娘。“沈清然的泪水大颗大颗砸在灯台上,“阿娘的手,我记起来了......“

两滴泪正好落在“忘忧灯“的灯芯上。

青檀听见“啪“的轻响,那道锁魂的朱砂符突然迸出火星,符咒上的黑血像活过来的蛇,嘶嘶叫着往墙缝里钻。

柳氏的魂魄终于挣脱桎梏,虚虚地抱住沈清然的头,白发蹭着他的额角:“我的狗蛋儿,阿娘找你找得好苦......“

“且慢。“

清越的佛号突然撞破夜的寂静。

青檀旋身望去,庙门不知何时被推开,月光在门槛上裁出道银边,站着个穿月白僧衣的年轻人。

他腕间佛珠泛着沉水香,眉眼在阴影里看不真切,只那双眼像淬了雪的泉,正盯着灯焰里残余的黑气。

“邪祟未净。“他抬手结了个降魔印,佛珠在掌心转了三圈,“嗡嘛呢叭咪吽——“

最后一个“吽“字落地,柳氏的魂魄突然稳了,不再虚浮得要散。

残余的黑气被佛音撕成碎片,飘到僧人面前便化作青烟。

青檀这才看清他的脸——眉骨高挺,眼尾微垂,竟有三分肖似百年前的法海。

她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断剑,蛇类的直觉却没像见法海时那样刺痛,反而......有些痒。

“施主擅动阴魂,不怕损了阳寿?“僧人收了佛珠,目光扫过她眼角的鳞纹,语气却不似法海的冷硬,倒像浸了温水的石,“不过......你这手段,倒像是真心想渡人。“

青檀挑眉。

她原以为这僧人会像当年的法海那样,举着禅杖喊“妖物“,却不想他眼里竟有探究的光。

她转身要走,僧人的声音又追上来:“施主留步——“

“不必。“她头也不回地掀开门帘,夜风吹得斗笠边缘的流苏扫过颈后,“我本就是来凑热闹的。“

数日后的渡口,青檀倚着船头石墩,酒葫芦里的桂花酿晃出甜香。

江风卷着桂花香扑来,她正眯眼数船帆,忽听岸上响起孩童脆生生的笑:“阿娘,看!

那姐姐的斗笠有流苏!“

她转头,正撞进沈清然泛红的眼眶。

他牵着柳氏的手,柳氏的盲眼虽未复明,脸上却漾着笑,像晒在太阳里的老茶饼:“是青姑娘么?

狗蛋儿说你带他回了家。“

青檀举起酒葫芦遥敬,嘴角扬起个极淡的笑。

她望着沈清然小心扶着柳氏上渡船的背影,忽然想起百年前白蛇说的“人间烟火最是暖人“,此刻才真正懂了——所谓“亲情劫“,不是断了线的风筝,而是被风卷走又落回手心的,那根线头。

“叮“的一声轻响。

她低头去摸腰间酒葫芦,却摸了个空。

再一摸斗笠——不知何时,斗笠已不在头顶。

江风掀起她额前碎发,有片银杏叶打着旋儿落在她脚边,叶底压着张纸条,墨迹未干:“渡人者亦需自渡,青檀姑娘。“

字迹清瘦如竹,带着沉水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