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立营再次光复阳城,观摩团也得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城区;</p>
记者团第一时间发布了阳城被八路军光复的消息,但在发出前都被沈振华要求审稿,这引起了记者大爷们的严重不满。</p>
索菲亚带头抗议道:</p>
“沈,你这是军阀作风,是对新闻自由的粗暴干预,我要抗议!”</p>
知道沈振华秉性的柳如烟这次没有出头,只是微笑着看好戏;</p>
大毛记者、德国记者似乎习惯了被约束,抗议的态度不坚决,凑热闹而已。</p>
跳得最凶的就是以索菲亚领头的欧美记者,他们高高在上惯了,根本没把沈振华放在眼里。</p>
要不是他们需要独立营的电台发报,他们早就自行其事了;</p>
洋人而华夏当惯了大爷,秦风等国府军也在等着看好戏。</p>
沈振华也不惯他们毛病,直接说道:</p>
“我并没有剥夺你们新闻报道的自由,但涉及军事秘密的内容必须要删除,这也是为城中数万军民的安全负责。</p>
你们难道要给市民带来危险?”</p>
索菲亚顿时被怼得哑口无言,沈振华接着说道:</p>
“我们还需要一些时间转移缴获的物资,稿件发出去的时间不能超过十二点前;</p>
你们可以先润色稿件内容,多拍一些城中光复后的照片,值得采访的内容很多,别着急嘛!”</p>
电台掌握在沈振华手中,索菲亚等人再闹下去也没有意义,只得耐心等待。</p>
整个上午,八路军都在发动群众帮助搬运物资,鬼子为围剿独立团根据地准备的大量物资,全部便宜了沈振华。</p>
沈振华也没有想到城中储存了如此多的物资,光子弹就有几十万发,迫击炮弹百余箱,手雷、药品、粮食堆积如山,足够两个大队二十天的作战所需。</p>
看着一车车物资被推出城,见惯大场面的秦风也羡慕地说道:</p>
“振华兄这次可真是发了一大笔洋财,这些物资足够独立营用上几个月;</p>
都有这么多弹药了,应该看不上兄弟那几万发子弹了吧?”</p>
“秦兄,你堂堂中央军团长,该不会要赖账吧,这传出去可不好听。”</p>
秦风尴尬的一笑道:</p>
“赖账?不至于!我只是觉得沈兄会大方一次。”</p>
沈振华咧嘴一笑道:</p>
“就算我愿意,你愿意欠我这个人情吗?”</p>
秦风想想还是算了,欠了八路军人情不好还,他秦风从不欠人情。</p>
想到这里,秦风拉下脸来说道:</p>
“当我没说!”</p>
沈振华堵住了秦风的嘴后就开始撰写报捷电文,光复阳城这样的大事自然要由八路军首在公布;</p>
接下来才是记者团,他们的报道只能是助势,而不能喧宾夺主。</p>
沈振华这次要好好的打一次舆论战,通过中外记者的宣传,让世人展示八路军抗战成果,回应八路军在敌后游而不击的质疑。</p>
当前国内抗战热情陷入低谷,因为黑狐抛出的“曲线救国”投降言论,沦陷区刮起了一股投降主义的歪风,正好需要一场大胜鼓舞士气。</p>
中午之后,众记者的稿件也陆陆续续发出,阳城的光复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海内外,一时间独立营的名声大噪。</p>
舆论就是这样,只要有人给你造势,哪怕只是一个小胜利都能给吹上天,更何况是光复一个县城!</p>
时势造英雄,国府方面一看声势很大,也过来蹭热度,宣传机器全速开动。</p>
他们宣传的侧重点是观摩团,理直气壮的将功劳贴在了军官团身上,说所有的作战思路都来自军官团的筹划;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