炮口对准城头,虎视眈眈,杀气森森,攻守立刻异位。</p>
建奴目前还能仪仗的,除了城墙,似乎只剩下壕沟和壕沟之间早已经设置好的各种陷阱。</p>
这本是多尔衮专为明军急速冲锋量身定做的杀招。</p>
锋利的地刺藏在浮土之下,踩上去就会洞穿脚底。</p>
还有深浅不一的坑洞,踩踏其上轻则崴脚,重则折断骨头,不知不觉让明军折损。</p>
可明军偏不按常理出牌。他们根本不急于推进,反倒像梳理毛发的鹰隼,一边用长枪探路、铁钩拖拽,细致地排查沿途每一处陷阱,一边稳步向前清剿残敌,整个过程有条不紊。</p>
大批明军士兵在纵横交错的壕沟中往复穿梭,清理依旧藏匿其中的建奴。</p>
这些蛰伏的建奴手持利刃,随时准备给经过他们伏击地点的敌军来上致命一击。</p>
看似危机四伏,实际上非常危险。</p>
好在明军深知其中危险,锐利如炬,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藏人的角落。</p>
断墙后、土堆旁、甚至是尸体堆里,只要有一丝异动,便会立刻被锁定。</p>
但凡察觉到前方坑道里有建奴埋伏的迹象, 哪怕只是一声压抑的咳嗽、一丝晃动的阴影,便会毫不犹豫地扯燃引线,将手掷雷扔过去。</p>
只消一声巨响,坑道里便会传来令人牙酸的骨肉撕裂声,紧接着便是漫天飞溅的血肉与碎骨。</p>
那些原本像毒蛇般潜伏在暗处,指望靠伏击捞取便宜的建奴,在这种简易却霸道的爆炸物面前,彻底失去了偷袭的意义。</p>
整窝整窝地被连人带坑炸得粉碎。</p>
明军就这样不疾不徐地清理着,陷阱被一一排除,藏敌被逐个肃清。那些曾被寄予厚望的阴招,最终没能挡住明军的脚步,反倒成了埋葬建奴的坟墓。</p>
……</p>
盖州城头。</p>
多尔衮看到明军如潮水般冲过最后几道壕沟,山岗上的炮台竟接连腾起黑烟时,他猛地踉跄后退,若非屯齐及时扶住,险些栽倒在城砖上。</p>
“怎会如此…… 怎会如此之快!那些壕沟,那些炮台…… 是大清将士用血汗堆起来的屏障啊!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