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02章 日本态势(2 / 2)

崇祯:30年不上朝 汉卫 2677 字 1个月前

“幕府设‘大目付’监视诸国,又立‘参勤交代’之制,逼着大名隔年驻江户,家眷留作人质,藩国财力大半耗在此事上,倒也难有心思作乱,最多相互间有些打斗而已。”</p>

崇祯指尖轻叩案面:“藩国之中,谁的势力最强?”</p>

“论根基,要数亲藩与谱代。”</p>

郑芝龙抬眼瞥了下定王,见少年正专注听着,便继续道,</p>

“德川宗亲如尾张、纪伊藩,占着京畿要地;谱代大名多是早年跟家康公打天下的,像彦根藩井伊家,握着幕府禁军,说话最有分量。</p>

只是这些人虽近中枢,兵力却有限,多则三五千,少则千余,难成气候。”</p>

“外样大名呢?” 崇祯追问。</p>

郑芝龙身子微微前倾,语气添了几分郑重:</p>

“外样藩多在九州、东北,譬如萨摩藩岛津家,世代据守鹿儿岛,麾下‘隼人众’惯于山地作战,常备兵万余。</p>

加贺藩前田家更富,石高百万石,能养一万五千兵。只是这些人是关原战后降的,幕府防着他们,不许筑高城,不许私购火器,少了军费开支,日子过得倒也舒泰。”</p>

崇祯 “嗯” 了一声:</p>

“听说他们禁了海,只留长崎一处通商?”</p>

“正是。”</p>

郑芝龙想起平户港自己家的樱花树,语气柔和了些,</p>

“德川家光下了锁国令,除了我大明与和兰红毛,其余番人一概不许登岸。又在长崎设‘奉行所’,由幕府直接管着。</p>

我郑氏的唐船去了,需先验‘朱印状’,缴了税才能卸货。那里的华人商户多,靠着丝绸、瓷器换日本的白银、硫磺,。”</p>

“军事实力如何?”</p>

崇祯忽然话锋一转,眼神锐利起来,“若要他们臣服,需多少兵力?”</p>

郑芝龙心头一凛,连忙躬身:</p>

“陛下,日本诸藩虽散,却也不好轻动。幕府直辖的‘旗本’武士两万余,各地藩兵加起来怕有二十万,只是器械陈旧。</p>

火绳枪倒是有,却不及我大明的鸟铳精良,火炮更是稀罕物,长崎炮台的铜炮,还是三十年前红夷人卖过去的旧货。”</p>

他偷瞄了眼崇祯的神色,补充道:</p>

“只是日本列岛多山,武士惯于巷战,真要登陆,怕是要费些力气。</p>

再者,萨摩藩与我有生意往来,平户藩主与臣也算有旧,若能以恩威并施,许他们入贡通商,未必非要刀兵相见。”</p>

崇祯没接话,半晌才道:</p>

“你说的是,能用商路捆住的,便不必动刀。”</p>

他抬眼看向郑芝龙,“你在平户的宅邸,还住着?”</p>

郑芝龙完全不担心崇祯误会自己,道:</p>

“是,内子田川氏的族人还在那里照看。臣每年派船去,除了贸易,也顺便捎些茶叶、丝绸,算是尽份心意。”</p>

“嗯。”</p>

崇祯颔首,语气缓和下来,</p>

“让他们也知晓,大明待藩属,向来宽厚。若肯归顺,通商、册封,样样都有,比跟着幕府耗着强。”</p>

郑芝龙躬身应道:</p>

“臣明白,定当将陛下的恩旨带到。”</p>

崇祯微微颔首:“你再说说南洋各岛。”</p>

喜欢崇祯:30年不上朝请大家收藏:()崇祯:30年不上朝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/p>

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