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0章 没有计策(1 / 2)

崇祯:30年不上朝 汉卫 2805 字 1个月前

翌日。</p>

刘宗敏寅时末就起了,天色还浸在墨色里,</p>

他没穿沉重的铠甲,只在常服外罩了件镶铁的短袍,和将士们一起摸黑用餐,手里攥着半块冷硬的麦饼,就着陶罐里的冷水吞咽。</p>

很明显,刘宗敏这是想借着同吃同饮的亲近劲,给那些惶恐的新兵壮壮胆。</p>

天刚刚亮,刘宗敏大声下令集结。</p>

号角声紧接着撕裂晨雾,数十万大军像被惊动的蚁群,从营帐里涌出来,黑压压地朝着京营方向移动。</p>

他们没有规整的队列,甲胄颜色驳杂,手里的兵器更是五花八门。</p>

有长矛、有短刀,甚至还有人扛着锄头、扁担,是被硬生生推到阵前的百姓。</p>

可架不住人多,挤挤挨挨地排开,竟也绵延出数里长的兵阵,从东、南、北三个方向,将京营那五千人的营地死死裹在中间,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。</p>

刘宗敏勒马站在高坡上,身后跟着顾君恩和孙大胡子。他望着下方涌动的人潮,心里那点焦灼终于被压下去几分。</p>

他感觉自己站在绝对实力的地位上,俯视前方。</p>

京营的阵型已清晰可见。那是个标准的锥形阵,矛尖朝前,像一柄蓄势待发的利刃。</p>

最前端的白马上,崇祯金盔金甲,自有一股沉稳的气度;他左右两侧,定王和永王各骑一马,虽脸上带着少年人的紧张,却坐得笔直;</p>

父子三人身后,是雷骧营的士兵,黑铁盔甲在晨光里泛着冷光,腰间的手掷雷就绪;</p>

再往后,才是京营的主力,骑兵在前,刀盾手在中,火铳手在后,步兵压阵后军,队列严整得像用尺子量过。</p>

“哼,还摆得挺像样。”</p>

刘宗敏冷笑一声,目光扫过京营的骑兵。</p>

那些战马在晨光里打着响鼻,粗略数过去,大约有两千匹,大多集中在锥形阵的两翼,显然是预备的突击力量。</p>

“骑兵不多嘛。这点人马,还不够咱们塞牙缝的。”</p>

周围的贼将却皆微微皱眉。</p>

们他看得出,京营的骑兵虽少,却个个精悍,战马的毛色油亮,马鞍上的铜钉擦得锃亮,显然是精心驯养的精锐。</p>

更要紧的是,那五千人的阵型没有丝毫慌乱,面对百倍于己的敌军,竟连旗帜都没晃一下,这份定力,绝非寻常军队能比。</p>

“你瞧瞧这架势,怎么看都不像是过来决战的,倒像是赶着来送死的。”</p>

刘宗敏看了会儿问道:</p>

“而且,崇祯刚刚受了箭伤,虽说养了几天,可那怎么也不可能好利索,他哪来的底气带着残兵决战?</p>

难道崇祯再一次把自己设计成诱饵?想引咱们主力出战,好让藏在暗处的援兵偷袭??</p>

君恩啊,周围真的没有官军援兵吗?”</p>

顾君恩应道:</p>

“没有。咱们的斥候分成三十多队,在周围七十里地反复探查过,无论是山林、河谷还是官道,都没有发现其他官军的踪迹。</p>

昨日江北的牛佺也传来急报,说他们那边的防区同样平静,连游骑都没见到半个,绝无援兵迹象。”</p>

刘宗敏沉默了半晌,迟疑道:</p>

“太奇怪了。额从军二十多年,却从未见过如此诡异的局面。五千人对阵五十万,不仅不退,反倒主动列阵,连主将带伤都敢站在最前面,这不合常理,太不合常理了。</p>

崇祯的意图是什么?</p>

放着湖广、江西的大军不用,单带这点人来送死,图什么?图个‘君王死社稷’的名声?还是说…… 他手里真有什么咱们不知道的底牌?”</p>

刘宗敏策马立在高坡上,目光再次投向京营的阵型。晨光里,那些士兵的铠甲反射出冷硬的光,连战马都站得纹丝不动,像一尊尊雕塑。他突然觉得,自己面对的不是一支军队,而是一个巨大的谜团,越是看不懂,心里越发毛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