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4章 支持新政(1 / 2)

崇祯:30年不上朝 汉卫 2554 字 1个月前

崇祯看着两份基本一样的情报,腹诽道:</p>

“这个孙大胡子……黑蛋……魔抗也太低了……竟然真的就臣服啦!</p>

要是全天下的人都这样该多好,见一见朕就俯首称臣,心甘情愿被驱策……哈哈哈,那天下太平就实现啦。</p>

哈哈哈……想想都压不住嘴角。”</p>

崇祯摇了摇头,扔掉幻想,把两份情报扔到桌案上,转而问道:“北边的队伍如何了?”</p>

中军官张同敞躬身应道:</p>

“回陛下,北直隶的8万人马全都进入了湖广地界,正分路推进恢复各地秩序。如今铜陵以西,贼寇踪迹已绝。”</p>

崇祯微微颔首:“各地的乡绅和百姓怎么样?”</p>

张同敞回复:</p>

“各地百姓在遭受了贼兵的剃发恶政后,对闯贼深恶痛绝,如今见朝廷文武与将士到了,无不欢欣拥戴,说是箪食壶浆相迎,也毫不为过。</p>

只是乡绅那边,情形要复杂些。”</p>

他顿了顿,接着道:</p>

“始终忠心朝廷的乡绅,闯贼破城时便有一批因抵抗遇害,后来拒不肯剃发的,又遭屠戮一批,剩下的多半逃散了。</p>

如今这些逃散的乡绅已陆续返家,见大军光复故土,个个对朝廷感恩戴德。</p>

至于那些屈从闯贼的乡绅,当初全都剃了头,。如今朝廷收复失地,这些人里大半已被官府逮捕问斩,还有小半在乱中被百姓打死,眼下还活着的,已是寥寥无几。</p>

他们留下的土地,各地官府已尽数收拢。其中七成按户分给了当地无田的百姓,剩下三成则充入官田与兵屯,以备军需。”</p>

崇祯对这些早有预料,唇边勾起一抹了然的弧度,追问道:“各地官绅百姓,对财税新政的反应如何?”</p>

张同敞脸上顿时漾起喜色,往前凑了半步回道:</p>

“陛下,被闯贼攻陷过的城池,百姓和士绅们自不必说。</p>

他们经了兵戈之苦,亲眼见了无兵守护的惨状,如今都揣着明白,朝堂征收税赋的意义,原是为了养兵护境。</p>

不管是乡绅、赋闲的官宦士子,还是地方父母官,对‘官绅一体纳粮’的新政,竟是人人拍手,全力支持。”</p>

他话锋一转:</p>

“便是那些没被闯贼攻破的城池,见了邻近州县因无军可用而遭灭族之灾的惨状,也再无人敢抗拒新政了。</p>

这里面,似乎有人在推波助澜,反复宣传税赋的重要性,将朝廷征收的税赋和安全以及长治久安挂钩。</p>

说起来也奇,这里头仿佛有人在暗中推波助澜。四处都在传,说税赋连着身家性命,缴了税才能养出能打仗的兵,才能保一方长治久安。</p>

再加上战乱兵灾摆在眼前做例子,这才让官绅百姓都拧成了一股绳,真心实意地认了新政。”</p>

崇祯嘴角的笑意深了几分,心头已转开了千回百折的念头:</p>

“锦衣卫在这次的舆论战中,做的不错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