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1章 优势在我(2 / 2)

崇祯:30年不上朝 汉卫 1608 字 3个月前

墙身之上,每隔十步便设有精巧的箭窗,每隔五十步便矗立着一座箭楼,可容纳十个左右士卒,居高临下射击,能形成交叉火力。</p>

营寨四角各矗立着一座一丈高的了望楼,楼体被厚实的木板层层包裹,坚不可摧。楼檐之下,铜锣与梆子整齐悬挂,一旦发现敌情,便能迅速发出警报。</p>

楼上布置了三个哨兵,甲胄都很齐全,应该是防止敌军在楼下射箭偷袭的。</p>

其中一人似乎持有千里镜,可观测远处的敌情。</p>

“果然装备精良,这营墙更是固若金汤,警戒布置滴水不漏,想必内侧还藏有不少应急士卒!”</p>

崇祯喃喃自语,神色愈发凝重:</p>

“斥候说的没错,张献忠确实准备常驻再此了。</p>

真不知道他为何对四川这么放心,或者……他压根就不在意所谓的地盘。</p>

毕竟,多年来,他四处流动作战,劫掠为生,素来都是采取‘避实击虚’的流动作战策略,通过快速转移,避开官军主力,攻击薄弱地点劫掠官府粮仓、地主财富维持生存。</p>

在治理国家方面,没有提出如同李自成“均田免赋”的口号。</p>

即便成都建国后,其经济来源仍然是依赖劫掠与没收官产。</p>

虽设置‘劝农使’,但完全没有具体成绩,反而发展成‘打粮’的官职,由劝农耕种变成劝农缴粮赋,最后变成抢粮。</p>

张献忠是既无守城之志,也无发展农耕、治理百姓之能。</p>

如此流寇做派,八成不在乎四川的得失……</p>

只会一根筋的要诛杀我这个皇帝。</p>

若是哪天败了,必然逃之夭夭,寻个饥民多的地方,再次聚民起义,再次流窜劫掠。”</p>

想到这。</p>

崇祯对快速平定张献忠,光复四川有了更大的信心,他看着耸立的营墙,暗自道:</p>

“系统,签到。”</p>

喜欢崇祯:30年不上朝请大家收藏:()崇祯:30年不上朝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/p>

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