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慈烺听了简直想给崇祯鼓掌,然后去睡觉。</p>
崇祯自然不准备让他睡觉,继续说道:</p>
“空间则是李自成指挥大军攻城时的场景,它展现了闯军运动的广延性和三维性。</p>
空间不仅仅是闯军脚下的土地,还包括了他攻城时的方向、城池的高度和长度,以及与守军的距离,这些都体现了空间的三维性,包括长、宽、高三个维度。</p>
这三维空间为闯军的运动提供了场所,同时也限制了闯军的活动范围。</p>
没有空间,闯军的运动便失去了意义,战争也就无法进行。</p>
总结一下,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之间有统一性,时间和空间叠加起来,在客观时间无法人为干预,也就是无法认为加速时间流逝和逆转时间等情况下,可称为四维。</p>
这就告诉我们在,思考问题或处理事务时,必须考虑具体的时间、地点和条件。</p>
战争的成功与否,不仅取决于军队自身的士卒素养、武器装备、阵型与谋划,还要看军队是否在正确的时间、正确的地点、用正确的方式出击。</p>
这就提醒你,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,你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必须结合当时的环境条件,才能达到最佳效果。”</p>
“啊……呜~”</p>
朱慈烺打了个哈欠。</p>
崇祯又敲了他一下继续道:</p>
“理解和掌握这些关系,才能更好的顺应时势,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。</p>
但军事的成功与否,不仅仅依赖于物质的条件,还与将领的意识密不可分。将领的敏锐观察力,判断力以及对环境的感知和反应,都是意识在起作用。</p>
这种意识是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反应。正如课本里写的:意识来源于物质而又反作用于物质。”</p>
朱慈烺无奈了:</p>
“父皇,这些你都教给两个弟弟了吗?”</p>
崇祯摇头:“没有,他们不用学这么深奥的理论!但是,你必须学!好,我们继续说意识和物质的关系。”</p>
朱慈烺:“求放过,儿臣再也不私自出宫了!”</p>
崇祯摇头,大力敲了太子脑袋一下,提高音量:</p>
“什么才是意识来源于物质而又反作用于物质呢?</p>
比如朕带兵时,朕想要攻克敌军,就需要判断自己能否有这个战力和怎么发挥出全部战力击败敌人,这个决策过程便是意识在起作用。</p>
朕通过以往积累的知识、战场附近的地理环境、对自己士卒的深入了解以及斥候的情报,合理的推测敌我力量对比和应该使用的策略。</p>
朕这一系列决策行为就是意识的具体体现。</p>
意识并不是凭空产生的,而是基于朕对敌我双方的分析而产生,这就是课本上说的:意识是物质的产物。</p>
朕决定出击时,无论冲锋还是开炮,无论云梯登城还是箭矢抛射,都不是随机行为,而是基于明确的军事目标产生的军事动作。</p>
朕会针对敌人的动向,选择最佳的进攻方式,会根据守军的应对,适时调整方法方式,用一连串军队指挥的决策过程,直到战争胜利。</p>
李自成经常看不明白敌人的动向,做出了错误的决策,导致了战争的失败。</p>
这就是课本里写的:</p>
意识是物质的产物,意识也能够反作用于物质。</p>
有一点你要清楚,正确的意识能够推动将领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,也就是朕促成战场胜利;而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,比如李自成战败!”</p>
朱慈烺快哭了:</p>
“父皇讲的太好了!儿臣懂了!可以睡觉了吗?”</p>
“你懂什么了?”</p>
“儿臣懂得,对于现在的儿臣来说,父皇就是客观存在,也就是物质,物质作用在儿臣身上,让儿臣产生了汹涌的困倦,这就是物质产生意识。</p>
儿臣希望父皇批准儿臣睡一会,父皇爱惜儿臣肯定会准许,这就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。</p>
另外,儿臣知道自己错了,也知道了何为政治课,理解这些理论并讲给父皇,并且主动认错,保证以后不会随意出宫,父皇知道儿臣学明白了也知错了,不继续讲下去,这就是意识推动物质,促进客观存在的发展。”</p>
崇祯满意的点点头:</p>
“很好!很好!你学的很快,但你轻易的认为朕已经原谅你了,还判断错了理论知识的体量,以为已经学完了,说明你学的还是不够。</p>
所以,我们接下来讲一下……”</p>
“启禀陛下。”</p>
一道声音打断了崇祯的政治课,乃中军官张煌言:</p>
“南下四川的人马选好了,随时可以出发。”</p>
崇祯嗯了一声:“朕知道了。”</p>
朱慈烺赶紧转移话题:</p>
“父皇要亲征四川?明天就走?可是,江南的税赋引起了极大的动荡,需要父皇处理!刘宗敏在武昌招兵买马,征召船只,大有东下南直隶的征兆。</p>
更主要的是,马上就要过年啦!”</p>
崇祯一叹:</p>
“你的问题很好啊!正好涉及到接下来要讲的内容: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!”</p>
朱慈烺瞪着惊恐的眼睛:“丸辣!”</p>
喜欢崇祯:30年不上朝请大家收藏:()崇祯:30年不上朝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