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8章 琰王接管户部(1 / 2)

瑛琅玛特、瑛琅良品陆续在各地开分店,几月之内便席卷全国。</p>

桓阅之以瑛琅为核心,联名多类ip盲盒。</p>

涵盖贵族与百姓市场,生意红火。</p>

高端产品系列,价格昂贵却也广受欢迎。</p>

而平价系列虽然利润薄,却因量大销多,利润也不容小觑。</p>

短短时间,桓阅之旗下瑛琅产业便收入堪比一省岁入。</p>

桓阅之当初开发瑛琅业务,主要是为了临州百姓解决灾区之难。</p>

桓阅之用赚来的钱购买了数万石粮食。</p>

在临州设了分红粮仓,确保临州百姓不再挨饿。</p>

而随着瑛琅业务的发展,需要大量人工。</p>

采矿、雕刻、设计、串珠、包装、运输、开店等等。</p>

甚至还招募了一些临州百姓到各地的店铺工作。</p>

桓阅之更首创按劳计酬之制,优工高酬,人人愿干。</p>

临州就业率噌噌上涨。</p>

按照桓阅之接下来的计划,瑛琅制品的产量还要提升。</p>

瑛琅作坊也扩大了规模,更多的失业百姓投入到瑛琅产业中。</p>

这段时间的修整水渠,挖井储水,临州已经恢复生产。</p>

正在试种沈荔提供的适合干旱地区种植的农作物。</p>

临州一派新象,人心渐安。</p>

曾饥饿潦倒的百姓,如今不但能吃上饭,还能挣银修屋、嫁女娶亲。</p>

百姓们纷纷称桓阅之为财神王爷。</p>

并且发起请愿,要求为桓阅之立神像。</p>

桓阅之婉言谢绝。</p>

虽然他现在已经不藏了,但是也不能功高盖主。</p>

上面还有位皇帝坐着呢。</p>

只要他能赢下百姓的口碑,便已足够。</p>

李山和桓阅之八卦,说起民间趣事。</p>

临州百姓和前来支援的泽州百姓居然为他争了起来。</p>

双方都觉得琰王这个财神爷是自己的。</p>

“王爷因为瑛琅被封了琰王,他就是我们临州的!”</p>

而泽州百姓嗤之以鼻,“王爷还是我们泽州藩王呢!抢什么抢!”</p>

“那你这个知府,到底是帮临州,还是帮泽州?”</p>

桓阅之也打趣。</p>

李山如今也是两难,泽州是他的家乡,也是他和王爷一起发展起来的。</p>

而临州,如今这瑛琅业务如火如荼,他还得日理万机,分身无暇。</p>

他也很是头疼。</p>

瑛琅业务得以顺利发展,也少不了曜成帝的鼎力支持。</p>

遵照此前与皇帝密议的章程,桓阅之主动纳税,银子如水般流入户部。</p>

如此大方,皇帝龙颜大悦,对这个儿子更是器重。</p>

户部尚书钱海宏得知,桓阅之招纳自己儿子钱子浩参与瑛琅业务。</p>

并且做得风生水起。</p>

以前提起儿子,人人皆称虎父犬子。</p>

他在别人面前总是抬不起头。</p>

如今大家都来夸赞钱子浩。</p>

而且常常为了瑛琅盲盒诸事来求助于他。</p>

这下总算扬眉吐气。</p>

钱海宏深知,这都是桓阅之的功劳。</p>

自然而然,在朝廷上,各种明里暗里地帮着琰王说话。</p>

在桓阅之主动纳税之后,他亲奏皇帝,盛赞琰王。</p>

并且提议让琰王监管户部。</p>

此举是为了防止景王夺取户部的监管权。</p>

曜成帝正中下怀,马上应允。</p>

琰王经商有道,充盈国库,接管户部,名正言顺。</p>

并且还下令,封其为市易司之市郎。</p>

赐予桓阅之通市之权,不但可以名正言顺掌控瑛琅内外商路,几无掣肘。</p>

以后相关的对内外的相关商务,都逐步由桓阅之接管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