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摸摸脸庞,年华已逝,不如年轻姑娘。</p>
"建设,你的胃病好了吗?"</p>
"早就痊愈了,近两年没看过医生。"</p>
李建设确感身体恢复,如今都在正常工作。</p>
汽车在碎石路上颠簸前行,习惯了就好,毕竟走过的路都不太平整。</p>
关响突然兴奋地喊道:“爸,我看见姥姥了!”</p>
“真的呢。”</p>
李建设有些惊讶,这才刚到村口啊。</p>
却发现不仅岳母在场,连村民们似乎都在忙碌,正在乡村路上铺洒着什么东西。</p>
“女婿回来啦!”</p>
秦母站在路 热情招呼。</p>
“妈,这是怎么回事?”</p>
李建设将车开到近旁停下,此时已远离主干道,进入乡村小路,村里准备赶牛车,所以小轿车勉强可以通行。</p>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/p>
秦母解释说:“我们在铺煤炭灰,这样下雨下雪时路面就不会打滑……”</p>
“哦!”</p>
李建设下车查看,发现地上确实铺了许多煤炭灰,也叫炉花,相比草木燃料,煤炭燃烧后的残渣较粗砺,通常用来铺设路面,既能防滑,又能从中筛选出未燃尽的部分再次利用。</p>
“女婿,路铺好了,可以直接把车开到院子外面。”</p>
“好嘞!”</p>
此刻不宜多谈,李建设重新上车继续前行,村民们站在路边注视着,眼神里满是羡慕。</p>
“你是嘎子吧?都长这么高了。”</p>
“朱大婶,还记得我吗?”</p>
一路上,李建设与乡亲们寒暄不断,副驾驶座上的秦淮茹也向大家挥手致意。</p>
许久后,车子终于停在老秦家院子外,因院坝比乡村路高出一截,无法直接驶入。</p>
“妈妈,这里就是你以前的家呀!”</p>
“妈妈,你是在这里长大的吗?”</p>
关响、朝阳和言乐都是第一次来到姥姥家,对周围的一切感到新鲜好奇。</p>
“对啊,我就住在这里。”</p>
秦淮茹感慨万千,过去家里条件远不如现在。</p>
“姐夫!”</p>
“姐夫好!”</p>
秦光明、光友、光军等人早已等候多时,其中有些人已成家立业,也有一些单身。</p>
“大家都好,快来吧,没工作的人,都有红包拿。”</p>
李建设从秦京茹手中接过包裹,每个红包里装了四块钱,若放到现在,这点钱简直微不足道。</p>
如今这笔钱数目不小,李建设将它分给了老秦家没有工作的人,甚至包括成年子女。</p>
比如光明的妻子和他们的孩子,一家就领到了三个红包。</p>
秦淮茹也领到一个袋子,她丈夫先前给了她一百元让她装进红包里。</p>
她算了算人数,包了六十个红包,每个五毛钱,刚好足够分给乡亲们的孩子们。</p>
“妈,怎么没有我的?”</p>
“哎呀,你还要红包吗?”</p>
秦淮茹嘴上虽这么说,但还是给她的三个儿子都发了红包。</p>
这时,李建设拿出几个大红包递给长辈,“妈、二婶、三婶,这是给你们的。”</p>
按惯例,发红包通常只给女性长辈,这是为了顾及大家的自尊心。</p>
“女婿,我也要红包!”</p>
秦母笑得合不拢嘴,夸他大方。</p>
“姑爷,我们拿红包合适吗?”</p>
二婶还有些拘谨,她家孩子都没这么孝顺过。</p>
“一家人有什么不能拿的。”</p>
李建设分完这几个大红包后,又拿出两个中号红包递给秦淮茹和秦京茹。</p>
“姐夫,我也要!”</p>
秦京茹接过红包,兴奋不已。</p>
“当然要,家里可少不了你们姐妹的帮忙。”</p>
李建设拍拍京茹的头,接着招呼道:“光明、光友,快来搬年货,都在车里。”</p>
“好的,姐夫。”</p>
众人围上来帮忙,秦淮茹那边的红包也快发完了,正被村里的孩子们包围着。</p>
李建设打开后备厢,掀开盖着的迷彩布,里面堆满了各种年货:吃的、穿的、用的一应俱全。</p>
“姐夫,这也太多了。”</p>
秦光明抱着七盒高档点心,手都有些发抖。</p>
秦光友也不轻松,扛着一袋五十斤的面粉,车上还有更多。</p>
老秦家的人一起帮忙搬运:大块的猪肉、整箱的苹果、一大袋果子面包、维生素面包、花生糖果以及几匹布料……</p>
单是这些物资,就连公社供销社都难以备齐,更别提购买了。</p>
喜欢四合院:截胡系统开局躺赢请大家收藏:()四合院:截胡系统开局躺赢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