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乡下公社,初中毕业生都能教书;即便在城里,高中生同样有出路。</p>
“这话在理。”</p>
傻柱搓了搓手,又说了几句场面话,便离开了。</p>
“这家伙。”</p>
李建设嘀咕一句,随后躺椅上休息。</p>
院子里几位兄弟,刘光齐虽被提拔,却因添了女儿,住房局促,夫妻俩已搬去单位宿舍,只逢年过节才回。</p>
这样反倒无法形成紧密的兄弟联盟。</p>
至于阎解成,经济拮据,养成吝啬习性,仅对免费活动感兴趣,其他事情总是缺席。</p>
还有刘光天,三月时调入轧钢厂,算不上重要角色。</p>
最终,院子里还是那四位进步青年,倒也凑合,四季平安,诸事顺遂。</p>
……</p>
次日清晨,关响送朝阳上学,秦京茹留在家中照看小宝乐乐。</p>
李建设与秦淮茹一同出发,前往轧钢厂。</p>
到达门口时,发现又换了门卫。</p>
回想过去,从他当工人到现在,已然十年。</p>
“淮茹,我先去办公楼,中午不用等我吃饭。”</p>
“好,路上小心。”</p>
秦淮茹有些感慨,她进厂十年,早已习惯周日不工作的生活。</p>
“早啊,秦姐!”</p>
梁拉娣刚到车间门口,也骑着自行车上下班。</p>
“早,梁拉娣!”</p>
两人一起进车间,各司其职。</p>
片刻后,陈碧华到来,工人们陆续到岗,铃声响起,大家开始忙碌,不论按时还是按量。</p>
刘海中带领刘光齐和刘光天干活,一家三口都是工人,堪称佳话。</p>
……</p>
“笃笃!”</p>
“杨厂长,您找谁?”</p>
李建设来到厂长办公室,心里暗想,老杨恐怕不久于位了,这是谁都无法改变的事实,就像浪潮来临,即使毕主任,也即将退居幕后。</p>
“李建设,快来坐下,要见到你可真不容易!”</p>
杨厂长笑容满面,从柜子里取出一条珍藏已久的香烟,说是敲门礼。</p>
“厂长,您太客气了!”</p>
李建设接过烟,一直握在手里,却隐约觉得事情不简单。</p>
“是这样的,你今年大三了吧?毕主任的意思是让你大四到厂里实习,不用再通过分配,你觉得如何?”</p>
杨厂长既遵从上级指示,也希望李建设回来推动创新,如今难关已过,厂里需要新的活力和成果。</p>
“厂长,这件事恐怕不行。</p>
您先听我说。”</p>
李建设整理思路,“我的档案在北大,但人社关系还在京城水泵厂,那边仍在计算我的工龄。”</p>
这是合理的,建国前入伍者,工龄会从那时开始算起。</p>
他是由单位推荐上高中并考入大学,在此期间自然要延续工龄。</p>
杨厂长点头道:“这个我知道,毕主任也了解,但轧钢厂始终是你最初的单位。”</p>
“厂长,水泵厂规模不小,我对那里也很熟悉。</p>
我想大四时去那边担任实习副厂长。</p>
毕业后,若条件允许,我会调回轧钢厂。”</p>
他直接表明立场,看看毕主任如何安排。</p>
杨厂长忙说道:“李建设,这是好事,我欢迎你回来共事。”</p>
“那没问题,不出意外的话,后年秋冬我将回厂。”</p>
临别前,李建设询问厂内现状,得知一切平稳,几位副厂长中,只有聂副厂长背景特殊。</p>
告辞后,他在楼梯间意 见了于海棠。</p>
“李哥哥,你怎么在这儿?”</p>
于海棠一脸疑惑,这里是轧钢厂,而李哥哥明明应该在北大读书才对。</p>
《偶遇娄晓娥》</p>
“杨厂长找我有点事,刚聊完出来。</p>
海棠,你在厂里怎么样?工作还顺利吧。”</p>
李建设手里夹着根烟,他虽不是轧钢厂的人,但也没理由不让厂长回礼,这没什么问题。</p>
“挺好的,李哥,要不要去我那儿看看?”</p>
于海棠发出邀请,难得碰到,想多聊聊,她想提起姐姐的工作问题。</p>
</p>
“行,去看看。”</p>
李建设今天只是到学校转一圈,露个脸,时间充裕得很。</p>
“李哥,这边走。”</p>
于海棠领路来到楼下广播室,屋里简单得紧,两张桌子,两个话筒。</p>
厂里原本有个广播员,年纪大了,这才新招了个实习生。</p>
广播员工资共十级,转正后就是十级工,每月二十七块五。</p>
实习三年的工资分别是十七、十九、二十一块,大厂还有额外两块补贴。</p>
此时屋内无人,正是聊天的好地方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