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小姑娘年纪轻轻,听说模样不错,难保不会打歪主意。</p>
“嗯,把灰色那件衣服递给我,耐脏,等会带朝阳出去玩。”</p>
李建设随即起身,周末安排了家庭聚会……</p>
眨眼已至七月初,高三学生最紧张的时刻来临,今年高考定在十五日至十七日。</p>
直到2003年,高考才改至六月初,因为七月份炎热,气候不佳。</p>
李建设早已放弃内卷,轻松自在。</p>
七号这天是周五,居委会的大娘主任正式退休,由陈雪茹接任。</p>
虽然居委会没有编制,工资不高,但不同年代意义不同。</p>
如今的居委会主任权力不小,更重要的是稳定。</p>
否则以陈雪茹的背景,后续若出现问题,可能影响到学弈的政审。</p>
如今再无顾虑,此事解决,他便可安心求学,应对特殊时期。</p>
“建设,慧真刚生产完,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接手工作。”</p>
居委会办公室内,陈雪茹正专注地照料盆栽。</p>
李建设倚在椅背上道:“不急这一时,居委会除了救助灾民外并无其他要务,你带几个大妈也能应付。”</p>
“七六三” 大前门居委会位于一座宽敞的四合院中,环境幽静,前人种下的荫凉,后人得以享受。</p>
日后若想见陈雪茹,他只需前往居委会即可。</p>
“确实如此,起初我还有些抗拒,可真正担任主任才发现,这职位还不错。”</p>
陈雪茹也抽空学习骑自行车,毕竟总不能事事依赖三轮车,这样显得不够得体。</p>
此外,她的着装风格更加朴素,力求贴近群众。</p>
“这个位置你一定要守住,以后多让徐慧真处理事务,你已经胜出,不必事事较真。”</p>
李建设不便提及领导艺术中的责任分担,作为上司,他需随时准备承担责任,而他的性格豁达,这种话难以启齿。</p>
“嗯!你送的兰花真美。”</p>
陈雪茹喜爱的是一盆兰花,精心照料。</p>
李建设思索片刻说道:“雪茹,不如搬到片爷的四合院去,以你现在的情况,不宜住在小楼里。”</p>
小老婆现居的小楼有些惹眼,而四合院则不然,因大部分资产已被收归国有,留存下来的寥寥无几。</p>
能留于私人手中的,大多是住宅或唯一住房。</p>
或者分配给无房户的,自然无需担心。</p>
“搬到四合院倒是可行,片爷走时留了备用钥匙,你可以随时到院子里找我,这样更低调。”</p>
陈雪茹眼中闪过一丝期待,因为她知道几年后李建设会搬过来,加上孩子未来上学也方便,便觉得此提议合情合理。</p>
“确实如此,奶奶和丁妈年纪渐长,住高楼确实不便,四合院更适合她们,这叫大平层,面积上千平方米,空间开阔,居住舒适。”</p>
李建设提出此建议经过深思熟虑,并非随意为之。</p>
"我尽快让人整理出地方,开学前就能搬进去。"</p>
陈雪茹对此事很重视,这关系到今后的重要安排。</p>
李建设又待了一会儿便离开,毕竟这里是居委会,谈话不宜过久。</p>
出去后,他仍在思考安全屋的问题,陈雪茹现在的楼房过于显眼,闲置也不妥。</p>
最后,他还是去找了王启年,查询前门街道辖区内的空置公房。</p>
"李建设,你不是不缺房子吗?怎么还要找住处?"</p>
王启年夹着烟,颇为诧异,三进大院还不够你用?</p>
"我是帮别人找的,小酒馆的赵雅丽,她家八个孩子,十口人,实在住不下。"</p>
李建设随便找了借口,随后认真查阅档案记录,发现确实有空房,只是因各种原因腾退较少罢了。</p>
"她家确实困难,这里有处刚收回的两进院子,稍大了些。</p>
前院倒是可以租给她,后院不行。</p>
不过可以封掉通道,在后院另开一门,剩余部分再对外出租。"</p>
这些年来,王启年也没闲着,自己折腾出个小独院住,同时一直负责公租房事务。</p>
"大小没关系,多余的房间可以当员工宿舍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