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起得早,正好可以赶去前门街道吃个午饭,岂不美哉?</p>
抵达前门街道办事处时,发现这里人头攒动,大多是待业的年轻人。</p>
“启年兄,正忙着呢。”王启年依旧负责接待登记工作,看似简单,实则事务繁杂。</p>
“确实忙碌,相比之下,你倒显得轻松。”站在一旁的另一位中年人面容成熟,岁月的痕迹让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大得多。</p>
“您好,您好!”对方热情地点头哈腰,虽不知来者身份,但从其气质便知绝非等闲之辈。</p>
王启年连忙介绍道:“这是人事局的小程,程德顺,负责整理人力资源档案工作。</p>
如今街道事务繁忙,特让他过来帮忙。”</p>
稍作停顿后补充道:“小程,这是我兄弟李建设,既是街道干部,也是企业公方经理。”</p>
“您好!”</p>
程德顺忙伸出手,李建设也简短地握了一下,便算是打过招呼。</p>
现在的岗位由街道办事处分配,上岗前需经劳动局盖章,而人事局则负责档案的整理登记。</p>
将来,人事局会与劳动局合并,目前两者 运作,受街道和劳动局的共同制约,其中街道的影响力最大。</p>
“小程,你看起来很面熟啊。”</p>
李建设仔细端详了一会儿,却想不起在哪里见过。</p>
“李经理,我住在前门胡同,可能之前我们曾碰见过。”</p>
程德顺不过是人事局的一名普通职员,面对李建设这样的上级,丝毫不敢怠慢。</p>
“可能是吧。”</p>
李建设点点头,刚准备往里面走,忽然停住了脚步,终于记起他是谁了。</p>
天呐,这不是《正阳门下》里程建军他爸吗?</p>
当时看这部剧时,他就纳闷,这老程是什么身份,怎么能在街道办和劳动局两边都吃得开,原来他是人事局的员工。</p>
“小程,你多大了?”</p>
“回李经理,我是1927年出生的,今年三十二岁。”</p>
程德顺有些疑惑,李建设问这个干吗?</p>
“哦,那你得叫我老程了。</p>
你有孩子了吗?”</p>
李建设掏出烟递给两人,王启年则示意等待登记或咨询的人都先在外等候。</p>
程德顺不敢撒谎,急忙回答:“有了,我结婚晚,只有一个刚上小学的儿子。”</p>
“叫什么名字啊?我儿子也是刚入学。”</p>
李建设虽然心里已经默认,但仍想核实一下。</p>
“我儿子叫程建军,今天刚去前门小学报到,说不定和你家孩子是同班同学呢。”</p>
程德顺满脸期待,或许能借此攀上关系。</p>
岂料王启年插嘴道:“李建设他儿子在红星小学读书,并不在前门这边。”</p>
“啊!”</p>
程德顺愣住了,这是怎么回事?</p>
李建设笑着解释:“我住在东直门那边。</p>
对了,老程,你家具体在哪儿?改天有空我去拜访,以后我可能也会搬过来,到时候我儿子也会转学。”</p>
“我家住在……李经理,欢迎随时光临。</p>
我妻子在居委会工作,也不是外人。</p>
院里还住着一对夫妻,男人姓苏,两人都是教师。”</p>
程德顺本以为李经理是来询问孩子转学的事,这是父母常有的心事。</p>
“行,有空一定拜访。”</p>
李建设心里确认,果然是《正阳门下》的剧情延续到这里。</p>
抽完烟,他便进了内室找主任闲谈。</p>
程德顺等他走远,才小声问王启年:“李经理在街道具体负责什么?”</p>
“这个嘛,不太好明说,但记住一点——他是主任的心腹,别轻易得罪。</p>
他难得来一趟,除非特意登门,否则一年半载碰不上。”</p>
王启年自己也数月未见其踪影。</p>
“明白,多谢指点。”</p>
程德顺心想回去问问妻子,居委会或许知道更多。</p>
他也打算找个机会翻阅档案。</p>
“笃笃!”</p>
“主任,可想死我了!”</p>
李建设敲了敲虚掩的门,随即进入办公室。</p>
“你小子说话真能让人脸红,让嫂子听见又要误会了。”</p>
主任放下报纸,笑着起身准备茶水,待客人落座后递上茶杯。</p>
“说吧,今天怎么有空过来?不是早减负了吗,不用再报账了。”</p>
李建设笑道:“没事,就是想来看看你瘦了没,看来状态不错,说明衣食无忧。”</p>
“哪能不缺,你嫂子最近也瘦了。”</p>
主任家庭状况尚可,身为街道主任,有粮油等补贴,但主食仍不足,非因短缺,而是不愿收受过多礼物。</p>
“要不要送几十斤白面过去?”</p>
李建设打趣道,这并非不可行,只是需提前知会。</p>
“好啊,敢送我就敢收。”</p>
主任开着玩笑说,几十斤白面,还能拿来开玩笑吗?谁家会有这么多余粮。</p>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