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5章 扫盲班(2 / 2)

那个一直暗恋她的强子又不敢承担责任,累活一来就躲。</p>

傻柱近来也很少露面,何大清更是投向陈雪茹那边,替她干活去了。</p>

还有小人范金有,加上不靠谱的徐和生。</p>

回到家时,她看见门口停着辆三轮车,有人蹲在门前。</p>

“慧真,你回来啦。”</p>

蔡全无急忙起身,却因蹲得太久差点摔倒。</p>

徐慧真忍不住开口问:“蔡大哥,您这是要告辞了吗?”</p>

蔡全无笑着摇头,“告辞?你是说李哥儿让我去他那边帮忙的事吧,我没答应。</p>

我哥已经去了,缺我也行。”</p>

蔡全无虽是一脸憨态,实则心思不少,这些招数都是跟李哥儿学的。</p>

“李哥儿找您过去做什么呢?”</p>

徐慧真很是诧异,没想到差点就答应了。</p>

“他说是让我去教扫盲班,但我只是个蹬三轮的,初中都没读完,实在不合适,就回绝了。”</p>

蔡全无又施展了他的小手段,这或许该算作他的优点之一。</p>

“蔡大哥您还上过初中?”</p>

徐慧真正要细问,却听见院子里传来哭声,赶紧开门查看,也将蔡全无一起请了进去。</p>

……</p>

岁月飞逝,转眼已过一年,今年的夏天比以往更热。</p>

李建设坐在堂屋,手握笔杆沉思,小京茹在一旁摇扇子,收音机里播放着《在希望的田野上》。</p>

他瞥见门口玩耍的小关响,心中涌起创作灵感,迅速落笔。</p>

“一九五六年,稻谷尚未归仓,</p>

怀抱中的儿子睡得安详,</p>

夜晚的电影没空欣赏,</p>

妻子轻声叮嘱修理缝纫机踏板,</p>

明日还需向邻家借钱,</p>

孩子哭了一天想要饼干,</p>

崭新的涤卡上衣令人心酸,</p>

水池边的自己默默自责……”</p>

如此一来,小关响的父亲便跃然纸上,仿佛一座巍峨的父爱之山,日后定会竭尽全力抚养孩子长大。</p>

“姐夫,您写的是什么?”</p>

小京茹站在一旁,刚满十岁,即将升入四年级,但仍有不少字不认识。</p>

“哦,这是日记。”</p>

李建设话音未落,便合上了本子,打了个哈欠,夏日炎炎,令人倦怠。</p>

他已过二十六岁,仍显年轻,谁见了都会夸一句帅气小伙。</p>

“京茹,你照看一下关响,我这就去厂里一趟。”</p>

看看手表,下午四点刚过,正是去接媳妇下班的时间。</p>

“好嘞,姐夫!”</p>

小京茹赶紧跑到门口,看着三岁的外甥。</p>

“爸爸要去哪里?”</p>

小关响看见爸爸推着自行车,立刻丢下沙盒凑了过来。</p>

“我去接你妈妈下班,你不能一起去。”</p>

李建设蹲下摸摸儿子的小脑袋,圆滚滚的模样像极了瓷娃娃,去年底还上了年画,现在墙角还挂着。</p>

“哦,那给我买点好吃的呗。”</p>

小家伙咂咂嘴,想吃零食。</p>

“晚上带你去买。”</p>

李建设笑着出门,想着要省着养儿子,但现实条件不允许,出去走走哪能不花钱呢。</p>

路过大茂家时,又是一年过去,春燕的肚子还没动静,看来得劝他们去医院检查检查。</p>

“李建设,你这是去接秦淮茹吗?”</p>

陈大嫂正在洗菜,家里闲着没事,提前准备晚饭。</p>

“是啊,顺路去看看。”</p>

打完招呼,他朝前院走去,这几天岳母去村子里帮忙了。</p>

老秦家三兄弟中,除了二叔二婶留在乡下,其他人都进城了,有时候确实忙不过来。</p>

去年秋收后,村里已经进入高级社阶段。</p>

昌平自新中国成立后,迅速发展至七千多个劳动互助组,接着是一千多个初级社,如今只剩一百多高级社。</p>

一步步向人民公社靠近,再过两年,全县就会变成二十五个人民公社。</p>

“李叔叔好!”</p>

忽然一个浑身沾灰的孩子不知从哪冒出来。</p>

“是棒梗啊!”</p>

李建设蹲下捏捏孩子的脸蛋,手感不错,“自己玩吧,叔叔有事。”</p>

“哟,李建设,你是去厂里吧,该去看看。”</p>

阎埠贵端坐凳上,手执簸箕挑拣豆子,无事忙。</p>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