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/p>
当其他人还在为食物发愁时,他已经关注起全球变暖的问题,这便是格局。</p>
“大茂,早啊!”</p>
“早!”</p>
许大茂缩着脖子从屋内走出,这天气说变就变,冻人得很。</p>
李建设没多说什么,随后前往中院,那里显得有些冷清,大家都在买粮食,不仅是白面,还有粗粮。</p>
从这个月开始,人们开始囤积过冬用的大白菜。</p>
新鲜的地瓜也上市了,每斤两分钱,但越往后越贵,最贵时能涨到五分。</p>
粮站也在卖地瓜,当作粗粮售卖。</p>
他骑车去菜场的路上,天空突然飘起了雪花,这是1953年的第一场雪,比往年早了一些。</p>
“听说初雪这天,所有的谎言都能得到宽恕!”</p>
雪已停,不过是一场小雪,洗净了过往的谎言。</p>
菜市场此刻空旷无人,正适合慢慢挑选食材,李建设运气不错,居然买到牛肉。</p>
出门时,袋子里多了些额外收获,是从奖励市场拿的。</p>
偶尔这样补贴家用,也挺好。</p>
“李建设,今天买这么多菜?”阎埠贵刚扛粮食回来,买了不少玉米面和红薯。</p>
“岳父他们要来,后天发工资,多吃点好东西。”</p>
雪后空气清新,李建设低声提醒:“月底面粉票要涨,一毛变两毛,邻里间换票没事。”</p>
“真的?”阎埠贵眼睛一亮,觉得李建设随便点拨都能赚钱,“我家六口人,两百斤没问题,能白赚二十,早换两个月就是四十。”</p>
李建设走后,阎埠贵才反应过来,赶紧回家翻开床单,从旧棉絮下拿出攒的家底。</p>
“你这是干嘛?”老婆疑惑。</p>
“赚钱机会来了。”阎埠贵决定悄悄处理,点好钱直奔隔壁换票。</p>
路上他想,自己家的票还得卖给李建设,虽然只算一毛,也有近五块。</p>
两个月下来,加上外院收入,够买辆自行车了。</p>
李建设本想多换些面粉票,但数量超了,便通过阎埠贵帮忙处理,只当是个小数目,没人会查。</p>
手里有票,生活更从容,想吃就去餐馆,花不完还能留作纪念,或许将来给儿子买房用。</p>
"妈,怎么买了这么多菜?"</p>
秦母接过大袋蔬菜,分量十足。</p>
"这不是家里聚餐嘛,得吃得好点。"</p>
他说完便进屋逗孩子去了。</p>
没多久,岳父登门,还带着三叔送来的一台石磨。</p>
前阵子一直提这事,没想到今天终于实现了。</p>
二大妈闻声跑出来:"李建设,你们家买石磨啦?"</p>
"对,托三叔买的,是定制的小型石磨,一个人就能操作。</p>
以后大家都能用。"</p>
"二哥呢?让他出来试试,给大家示范一下。"</p>
李建设发现二大爷还没登场,这不太合适。</p>
"在家呢,我去喊他。"</p>
二大妈转身回屋,很快刘海中被叫了出来。</p>
院里的邻居都围过来看热闹,有了石磨,生活更有滋味了。</p>
"咱们院子的日子越来越好了,先是公用的药锅,接着是烧烤架,现在还有了石磨。"</p>
"这全靠李建设聪明,特意订了个轻便的,谁都能用。"</p>
"不容易啊,这家伙也开始为大伙做贡献了。"</p>
"你们还不知道吗?他最爱喝豆浆,瞧,二大爷已经开始磨豆子了。"</p>
在众人的围观中,刘海中握住石磨上的木柄开始转动。</p>
二大妈在一旁添豆子,速度渐渐慢下来,干磨需要更大的力气。</p>
"二哥,不错嘛,不愧是老锻工出身。"</p>
李建设将五斤豆子交给别人磨成豆粉,日后做豆浆或豆腐只需加水煮沸,滤去豆渣即可。</p>
“李建设,你这话没错,锻工整天摆弄钢锭,比推磨累多了。”</p>
刘海中虽然这样说,但自己当年吃不了锻工的苦,后来改做了钳工。</p>
五斤豆子磨完,引来众人围观,虽露了脸,但也累得满头大汗。</p>
易中海在一旁笑着说:“咱们院里应该多这样,有些东西大家共享,一起过好日子。”</p>
众人点头,石磨放在后院,谁用过后清理干净就行。</p>
刘海中磨完豆子,很快有人拿来玉米磨成棒子面,玉米是从乡下带回来的。</p>
李建设早就回屋带孩子了,到了中午,饭菜端上桌,开始吃饭。</p>
“姐夫,这菜真香。”</p>
秦光友眼睛亮了起来,许久没吃肉,盼着姐夫带他下馆子,可姐姐还在坐月子。</p>
不过姐夫很大方,在家也准备了不少硬菜,今天一定要好好享用。</p>
“菜好吃就多吃点,对了光友,给你十斤面粉票,明天去学校食堂换,中午就在学校吃白面吧。”</p>
李建设说完递过一张票,阎埠贵已经去换票了,不差这一张。</p>
“啊!姐夫,这我不能要,面粉票都是有数的。”</p>
秦光友不敢接,不能因为自己让姐夫吃不上细粮,那岂不是加重胃病。</p>
“拿着吧!我在院里换了一些票,够吃的。”</p>
李建设不由分说地递过面粉票,小舅子还在读书,按习俗家里学生会得到优待。</p>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/p>